
南都讯 昨日,广州188公里公交专用道首日全面执罚。除22.9公里B R T外,其余专用道按照“高峰期用作专用道,平时可行社会车辆”的模式运行。记者从广州交警部门获悉,昨日早高峰期间(7:00-9:00),社会车辆违规闯入公交专用道被交警现场执罚共168宗。记者早晚高峰巡城均未看见有公交车违规行驶。
早晚高峰占道普遍
昨日早晚高峰,南都记者巡城,总体感觉公交专用道都比较通畅,但其余社会车辆车道一如既往地堵,有出租车司机反映,早高峰时段,除了公交专用道外的社会车道行车更加缓慢。
新港西路,昨日早上8时15分到35分,只有两辆私家车违规进入公交车专用车道,没发现有公交车驶入其他车道的现象。8时40分,因闯入公交专用道,一辆车牌号为粤A S98×××的私家车被交警开出罚单,罚款150元。这是该路段昨日从早上7时30分以来开出的第一例罚单。据悉,昨起在有公交车专用道的路段都加强了交警巡查力度。
晚高峰时段,南都记者乘坐51路公交车,从下午5时40分至傍晚6时,在广州大道路段看到6辆小车闯进公交专用道黄线区域,交警对两辆私家车进行现场执罚。据执法交警称,这一带车流量大且安装了监控,是现场执罚和非现场执罚相结合。
这名交警称,以往早晚高峰期间公交绕道、变道和私家车占公交道的情况较普遍,昨日晚高峰期间,1时内小车闯入公交车道开出的罚单数为4宗,总体交通状况比新公交专用道实施之前更好。
据交警部门统计,昨日广州市区范围内,早高峰期间,社会车辆因违规使用公交专用道被交警现场执罚168宗。而通过新装电子眼执罚的具体数据,交警部门有望稍后统计公布。
环市东专用道“形同虚设”
对于开车一族来说,昨日除了交警执罚,关于公交专用道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使用了10年的“老专用道”,像东风西、环市路等原来“全天候”的公交专用道,全部与新开的70公里公交专用道“时间接轨”,即转变成“高峰期用作公交专用道,其余时间可行社会车辆”。
昨日晚高峰记者驱车到环市东路,发现中间有花基相隔的公交专用道几乎“形同虚设”———出租车、私家车甚至各种大巴随意行走。一名有10年驾龄的司机说,这一带分布着学校、商场、各式机关及内街内巷,要只允许公交车使用恐怕也不现实。
实际上,这条设置多年的“专用道”很难起到“公交优先”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拥堵。由于环市东路的社会车道和公交专用道之间,是用绿化带和铁马做了物理隔离的,社会车道靠外侧而公交专用道靠内侧。于是,进出街边单位或者支路口的社会车辆,必须先在公交车专用道上行驶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绿化带的缺口重新返回社会车道。比如开车从水荫路口就驶入公交专用道,必须一直向前开到动物园南门附近,才能驶出公交专用道。
一名出租车司机说,像环市东路这种中间有绿化带隔开的专用道,实际使用起来很不科学,交通部门应该想办法作出调整。
昨日傍晚6时45分,记者驱车从环市东路行至东风路,未见社会车辆乱闯公交专用道,路面上也已划好“7-9,17-19”的白色大字提醒车主注意,但记者未在东风路看见相关提示牌。
■数字看变化
车跑快了投诉少了
单程平均行车时间早晚高峰各缩短6分钟、8分钟
昨日广州新增27公里公交专用道,主要路段包括广州大道二期(黄埔大道-禺东西路)、广园路、解放路、禺东西路、机场路、白云大道。市交委表示,这批新开通的专用道上的公交车平均时速达到25.80公里/小时,较公交专用道建设前提升了约14.53%.
11月25日位于工业大道、昌岗路、宝岗大道、广州大道、南洲路、新滘西路等海珠区6条主干道上约31公里的新建公交专用道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已10日,效果如何?
据市交通部门监测的数据表明,开通10天,公交车高峰期间平均时速25 .60公里/小时,较公交专用道建设前提升了约14.03% 。
据悉,市交通部门选取行经专用道里程较长的部分线路对其营运速度进行监测,早高峰线路单程平均行车时间缩短了6分钟,晚高峰平均行车时间缩短了8分钟,平均营运速度分别提高了0 .5公里/小时和0 .7公里/小时。早晚高峰营运车次较启用前增加6%左右。同时,专用道开通以来,有关投诉候乘时间长的投诉下降近40%,其中高峰时段下降46%,平峰时段下降33%.
■公交执行情况
公交违反专用道规则重者线路负责人免职
开辟公交专用道,其实是将一部分道路资源让道给“公交优先”。之前交警部门曾表示,如果公交车在公交专用道规定时段闯入小客车道将被罚,除此之外,交通部门也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管理措施。
“三发现三处理”
据悉,市交通部门组织了40多场专项培训,对所有公交司机进行教育和培训。此外,还对各公交企业提出了相关要求,对发现无故违反专用道通行规则的情况,将会对当事司机及所在公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处理。即“第一次发现,将对司机进行专门教育,司机也须作出书面检讨;第二次发现,对线路负责人予以考核处罚;第三次发现,对线路负责人启动问责,从严处理直至免职”。
GPS调派拯救车
此外,市交通部门还建立了故障公交车应急救援体系,在专用道周边区域每天派驻拯救车辆23辆,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G PS系统就近调派拯救车,实现在15分钟内出车拯救。
设立首车停靠线
另据悉,市交通部门在部分站点还设立了首车停靠线,方便引导公交司机规范进站。同时出台了《公交专用道公共汽车电车中途站进离站及行车规范》,要求第一辆公交车停站时车头应对正并尽可能靠近首车停靠线(在未划定首车停靠线的站点,要求首车的车门对齐该港湾站最前端的站牌架)。严禁出现包头进站及二次进站的情况。
■众议院
从马路上辟出一条车道用作“公交专用道”,可以说是从社会车辆的道路资源中“分割”出一部分利益,就此,南都采访了部分私家车主、公交司机和每天乘公交上下班的乘客,听听他们有些什么看法。
私家车主:多路口无借道区
王先生和黄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司机,他们表示,因职责所在,他们经常需要将车停在某些地点接人,公交专用道开通后给他们带来了很大不便,不少路口或某些加油站(如新港西路、中大站东行一段)的出入口更是被专用道拦截,通行必然违规。
一司机说,众多路口未设借道区让人困惑。昨日上午他经过鹭江至新港路口一带,因未设借道区就无奈借道公交专用道,他无奈地说:“我看到摄像头和指示了,但是不开我怎么过去?我不会飞啊。”
乘客:公交快了不少
昨日傍晚,新港西路荣校公交站,就新公交专用道实施以来的效果,记者随机采访20名乘客,其中9人表示确实更快,11人表示没什么感觉或没注意。
谢小姐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她说:“以前每天早上7时30分出门,9时到公司,现在8时40分就到了,至少快了15分钟。”
乘客蔡先生表示,现在高峰时段还是塞车,但对比之前“有好转”,主要是“快了不少,路面少花了七八分钟”。
银行工作的万小姐说,“感觉最近公交车不会再‘蛇行’了”。她说,以前公交车抢道在路面转来转去,但是这几天好很多了,“而且快了不少”。
司机:有些专用道不合理
113路一名司机说,昨天从桂花岗至越秀公园一带交通情况有好转,全程节省5—6分钟。而三元里沙涌至桂花岗一带昨天因为公交专用道开通反而更堵了,“他们(社会车辆)要进,我们(公交车)要出”,“短短4个站,我花了40分钟才走完”。他认为这一带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有不合理之处,最好重新规划。
■记者观察
社会车辆占道严重协管叹“有心无力”
昨日记者巡城发现,私家车、自行车等社会车辆占道现象仍为硬伤,公交专用道使用状况仍有改进空间。
昨天下午5时30分,客村立交往西方向公交站站台尾就停靠了两辆小车,黑色小车司机正在聊天“。而中大南门附近情况更糟糕,在2分钟内,有6辆私家车”大摇大摆“驶过公交专用道。靠近轻纺城一带,7辆私家车停靠在路边,占用了约2/3宽的专用道,15分钟内,31辆公交车因此被逼违规占道行驶。而车辆的不远处就站着一位身着警服的协管,他表示,不是没有看见,”真的太多了,有心无力“。
另外,自行车仍是新港西路、宝岗大道等路段的“硬伤”。记者观察,53路公交途经的鹭江至中大东门路段,短短500多米,共有22辆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驶过,其中仅有7辆在划出的窄长非机动车道内规矩行驶。(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