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资源分散等因素或是东莞公交违法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1-11-24 08:48:53.0 阅读:5125次
本文附件: ../../UploadFiles/2011112484810574.jpg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日报关于镇街公交超速、抢客现象的报道出街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为何屡禁不止?有客运企业负责人表示,乱象的背后是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和司乘人员为了利润,将安全置之度外,屡屡酿成惨剧。

  在此情况下,打破现有运转体制成为当务之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正着手进行公交体制改革工作,相关方案日前已上报市委、市政府,但具体内容还不便透露。

  资源分散 配置不合理

  公交违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东莞某运输公司一位有关负责人说,经营主体多导致市场资源过于分散是主要原因之一。线路对客运企业来说,是最大的资源,但大部分公司运营的线路就那么几条,有些线路还是重叠的,这势必造成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获取财政补贴方面,分散经营使得每家企业获得的补贴有限,客运企业的经营成本绝大部分还得由公司自己承担。在油价不断攀升、票价受限的情况下,一些公司为了营利不得不违规操作、铤而走险。

  上述负责人认为,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将资源集中起来,通过扶持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整合优化线路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改善服务、消除安全隐患。

  交给市场 逐利在所难免

  据了解,目前东莞除了大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发展外,跨镇线路由28家运输企业经营。客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可避免地要以营利为目标,这与公交的公共服务功能是有冲突的,客运公司在营利压力下很难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

  而公共交通是需要财政大力投入的事业。根据东莞2011年财政预算, 2011年东莞市财政用于支持公共交通惠民服务的预算额,仅为8115万元,这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动辄数亿元的补贴相去甚远。

  ■他山之石

  佛山 票务与运营分离

  2008年9月,佛山禅城区率先在全国推行TC(公交共同体)体制改革,TC模式实行票务与运营分离,政府收取票款,规划公交网络,对运营商提出服务质量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向企业购买公交服务。

  由于票务与运营分离,线路的经济收益与企业脱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公交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公交企业内部层层承包和公交车拒载、飞站、抢客等问题。

  珠海 保本微利

  2008年,珠海市政府与珠海市公共汽车公司、珠海信禾公汽公司签订协议,以象征性分别收取1元的经营费用,授予两家公司15年的公交区域特许经营权。“保本微利”是珠海模式的原则和特色。政府采取措施,把公交企业的利润率控制在7%至10%之间,并实行“风险基金”制度,当利润低于7%时,启动补偿机制,高于10%时,将多余的部分转入“风险基金”,用于补贴亏损年份的差额。‘

  中山 收归国有

  2010年12月,中山完成对市内民营公交的收编。收编后,市公交公司对收编的农村客运车辆统一配置中山通IC卡刷卡机、智能终端机等设备,使被收购的农村客运镇区居民享受到和城区居民一样的公交服务。同时,市公交公司还组建成立了北部、中东部、南部组团的公汽营运公司分别负责一个区域的公交运营,以解决区域分割恶性竞争、公交资源浪费的局面。

  ■记者手记

  公交改革应奉行公益为先

  笔者认为,公交车的职能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公交体制改革必须回归公益。

  曾经,因为亏损严重,东莞的公交逐步被推向市场,但实践证明,追逐利润和提供公共服务之间很难找到平衡。交通部门的消息显示,东莞公交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进入了决策环节。相信在理顺体制的前提下,本着公益为先的原则,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东莞的公交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超速和抢客现象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