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州日报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精心打造惠民交通工程——
70公里公交专用道全线开通
【数字变化】
70公里专用道全线开通后,公交线路运营组织有序,秩序井然,营运速度及营运效率均有所提升,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变化1:公交车提速6.58%
据市交通部门监测的数据表明,6月29日70公里公交专用道全线开通后,专用道内公交车早高峰期间平均时速达到了31.90公里/小时,较公交专用道建设前提升了约6.58%;沿线社会车辆运行顺畅,早高峰期间平均时速36.91公里/小时,与公交专用道建设前基本持平。总体上实现了“公交优先”与治理交通的双赢局面。
变化2:早晚高峰线路单程营运时间缩短6-8分钟
公交专用道的开行有效提高了公交线路的周转效率,市交通部门对行经专用道里程较长的部分线路进行监测,早、晚高峰时段线路单程平均行车时间缩短了6-8分钟,营运车次较启用前增加3-4%左右,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公交运能。
变化3:市民服务投诉减少29.82%
据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公交专用道开通,各公交企业对部分公交线路采取了“大站快车、高峰快线、空车切入”等运营调度方式,大大方便了专用道沿线市民的出行。在一系列的调度措施实施后,市民投诉明显减少,据统计,高峰时段内市民对各类投诉均有所下降,平均下降率达29.82%,特别是候车时间长的投诉,下降率达44.12%。
变化4:新开高峰快线日载乘客超万人
为配合今年新建公交专用道的启用,市交通部门分两批新开了10条高峰快线。结合高峰快线每日客流特征,广州三大巴士公司及时调整新开高峰快线的发班密度。据统计,新开高峰快线(高峰21、43、44、45、46、47、48、49、50、51线路)目前日发约150班次,日均载客超过10000人次。在满足原有市民出行的同时,还吸引了新的客流群体。
变化5:社会车辆违章行为有所减少
专用道开通以来,在市交通部门、公安交警部门和属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持续开展宣传和教育,社会车辆违章占用公交专用道的现象有所减少。其中,市交委执法局每天还派出130多名执法人员对专用道周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监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车辆及非法拉客行为,确保了专用道的顺畅。
【核心提示】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科举决策,市交通部门在全行业掀起了服务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学习调研活动的热潮,并将办好今年交通民生实事作为工作重点,创新思维、精细管理,有力推进各项民生交通工程的实施。继续上个月新开50条公交线路后,本月又新增开通了7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尽享“公交优先”的幸福成果。
继6月22日位于荔湾区南部的29.4公里公交专用道开通后,昨天(6月29日)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又新增40.6公里的专用道,至此,今年新规划的70公里公交专用道已全线开通。
今年新施划70公里公交专用道全线开通
位于广州环市路(区庄立交~西场立交)、广州大道北(广园东路~云景路)、黄石路(白云大道路口~石槎路口)、天源路(华南快速~广汕公路)、燕岭路(粤垦路~华南快速)共5条主干道上的专用道作为今年新施划的70公里专用道的二期工程,长度约40.6公里,于昨天正式开通运营。这批专用道与已开通的专用道运营模式相同,专用时间段都为早上7-9时,下午17-19时。与之配套的6条高峰快线,也于昨天同步开通,这些高峰快线的开行将会进一步改善天河区东部和白云区西部的公交服务。而从这批专用道开通的首日运行情况看,总体安全有序。
随着广州今年施划的70公里公交专用道全线贯通,我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了270公里,新开专用道与原有专用道连网成环、有效衔接,构建起集“三环四通道”的广州公交专用道网络体系,涵盖了369条公交线路和614个公交站点,依托这个网络形成了广州公交快速客运走廊。
【背后故事】
开门问政,虚心听意见——“公交专用道是改善市民出行的一件惠民实事,必须要办实办好,我们要听民声、集民智,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完善专用道的运营与管理。早上发现的问题,下午要改,下午发现的问题,当晚要改。”市政协副主席、交委主任冼伟雄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为了将专用道建设好、管理好,市交通部门在专用道开通后,即公布了向社会收集专用道运营管理意见的方式和渠道,近日,还邀请驻穗媒体参加了交通部门的公交专用道早高峰运营调度会,通过媒体进一步了解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专用道开通了,高兴的不只是市民——6月29日早上7时30分,第二巴士司机张师傅驾驶297线路如常在燕岭路上行驶,“今天开车的感觉很爽!”张师傅高兴的说。公交专用道开通前,燕岭路道路交通环境比较复杂,一条车道内社会车辆与公交车交织行驶,社会车辆与公交车争道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好了,公交车走专用道,社会车辆走社会车道,大家各行其道,减少了相互干扰,我们开车也顺心了!”张师傅笑着说。
【保障措施】
为确保专用道在专用时段内运营有序,自今年首批专用道开通以来,市交通部门采取“一天一评估、一天一整改、一天一完善”的工作方法,虚心听取媒体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积极采取了多项运营优化措施,并将其细化和固化,应用到实际中收到较好效果。
目标1:维持重点站点的候乘秩序
措施:加强现场调度管理
市交通部门及各公交企业每日派出298名人员在公交专用道沿线128个公交站点加强现场管理,有力地维护了站点运营秩序。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增强了重要站点的现场管理力量,如:在原有安排的基础上,对芳村站等重要站点增加了6名交通志愿者和管理人员,加强站点秩序维护,引导车辆有序进出站。
目标2:及时输运高峰客流
措施:“空车切入”、“长短结合”调度模式植入专用道
根据高峰期客流特点,市交通部门指导和督促公交企业科学调整部分站点的运营调度计划,将空车切入、长短线结合、高峰快线与普通线结合等一系列调度管理模式,应用到开通的专用道管理中,提高疏运效率。目前两期公交专用道途经公交线路每日早晚高峰期间平均发班约2.5万班次,其中空车切入、长短线结合等灵活调度班次占15%左右,较好疏运了高峰出行客流,实现早晚高峰发班、客流基本匹配。
目标3:司机文明驾驶
措施:加强各企业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培训
为保证每名公交驾驶员熟知公交专用道运营方式,交通部门要求各公交企业对出站人员及各线路驾驶员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其中各公交企业共计开展专项培训教育155场次,培训管理人员697人次、公交驾驶员18651人次。同时,交通部门还对各公交企业提出了相关要求,对发现无故违反专用道通行规则的情况,将会对当事司机及所在公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从严处理。
目标4:避免公交车机障堵塞专用道
措施:做好应急拯救
为确保专用道畅通,市交通部门还建立了故障公交车应急救援体系,在专用道周边区域每天派驻拯救车18台次,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GPS系统就近调派拯救车,实现最短时间内出车拯救。此外,还要求各公交企业进一步加强公交车辆维护保障,压降故障率。
目标5:专用道配套设施到位
措施:优化标志标线
2012年公交专用道系统工程的设施建设主体完工后,交通部门通过完工检查和实况演练,现场细致核查标志标线遗漏和缺陷,指导施工单位抓紧整改。在6月22日第一期和6月29日第二期公交专用道分批正式启用前,共整改了17处标志标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绿化遮挡专用道标志牌、部分专用道标线结束段覆盖转向车道、天源路华南植物园门前路段的专用道起始段过渡距离不足等,为公交专用道成功开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