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使用“深圳通”乘坐公交线路或轨道交通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刷卡优惠。”记者昨天走访观澜天虹、富士施乐公司片区时发现,这里至清湖地铁站暂无直达公交车,附近的321、794等线路并不能与地铁站接驳。
“强烈建议增设观澜天虹、富士施乐至清湖地铁站公交!”市民于生近日发帖提出建议。公交出行一直是深圳市民关注的民生焦点,虽然地铁成网运营已届满一年,但目前运营的一期地铁全长仅为178公里,原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由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地铁、公交换乘尚有不少“盲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你是否也为出门搭乘地铁还需周转跋涉而苦恼?请致电本报记者反映情况。
地铁站出入口荒草丛生
地铁环中线百鸽笼站的出入口一度被网友评为“最雷人的地铁口”:环中线通车初期,百鸽笼站的B、D出口处都没有路可走,而从C出口回家的可园小区居民必须翻过山坡才能到家。
一年过去了,26日上午,记者再次走访百鸽笼站。从A出口坐电梯上到路面,迎面却是一片荒草地,出口右侧的路面比较新,前后一百多米却难见人影,也见不到公交车站。随后,记者回到地铁站再从C出口走出来,有两位市民同行,因为刚好下着毛毛细雨,俩人都没带伞,用手掌护着头就朝山坡上跑了上去。山坡旁边有一条通向一家科技园的小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路标,记者目测,从地铁出口到山坡背面的佳兆业可园小区和可园学校,应该要花15分钟左右。百鸽笼地铁公交站就设立在该处山坡上,记者冒雨走进该车站发现,站内只停了M358一路公交车,线路牌显示其由百鸽笼总站开往西乡桃源居总站,总长达45.4公里。一位候班师傅告诉记者:“刚刚开走一趟车,下一趟还要再等20分钟。”M358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1时。
位于坂田的万科第五园,居民日益集中的一个新兴小区,深圳轨道二期开通初期,第五园居民孙先生曾实践过绿色出行——从家到地铁站,坐两站公交车,但公交车的发车间隔是20分钟一趟,行驶10多分钟,到地铁站还得等七八分钟。“公交+地铁,车费加起来其实不过五六元钱,但是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却是无法衡量的,每天这样换乘,我耗不起。”在轨道二期开通之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就对外明确表示,深圳新开公交线路重点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然而,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与地铁运营时间是“两张皮”,地铁、公交所属企业各自制定自己的发车时间和间隔,而没有考虑到如何让乘客更为方便快捷地出行,减少时间浪费。
换乘优惠取消时间限制
在深圳出门选择公交车、地铁换乘,有一种优惠体现在票价方面。根据有关规定,2008年3月1日起,使用“深圳通”搭乘公交后的乘客,在公交刷卡5分钟后到90分钟内换乘深圳地铁,享受地铁票价9.5折优惠同时,再优惠0.4元/次。也就是说,乘客从巴士换乘到地铁,其间如果短于5分钟或超过90分钟,这个优惠就对不起了。因此,曾有网友表示“吐槽”:“由于优惠是5到90分钟内,但是地铁是出站计费。如果你地铁出站刷卡不到5分钟就做公交刷卡,那换乘优惠当然就没了。我就遇到过。当时就犹豫,要不要为了4毛等下一辆或者和售票员聊够5分钟……”
2011年3月29日,深圳通公司负责人公开表示,今后换乘优惠将取消5分钟的时间限制。深圳通有限公司随后按照修改的时间参数对各公交线路、地铁站台的刷卡系统进行了设备升级。
据了解,使用“深圳通”乘坐公交线路或轨道交通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刷卡优惠。若乘坐各地铁线路可享受9.5折优惠;而乘坐任一公交线路,票价3元以下(含3元)部分8折优惠,3元以上6元以下(含6元)部分7.5折优惠,6元以上部分6.5折优惠。目前“深圳通”卡已发行逾1200万张。
何时方便坐地铁
微博网友“幸福在深圳”表示,居民们苦等了4年的(百鸽笼)地铁站外竟然没有一条可走的路,尽管地铁标识很准确,但出来绝对要“敢问路在何方”。
也有网友表示,深圳的地铁事业刚刚起步,有不足的地方也应该多包涵多理解,市民呼吁负责相关配套设施的单位能够尽快落实,好让深圳的地铁更好地方便市民。据市民于生反映,地铁4号线(龙华线)开通,给龙华片区的群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目前居住在观澜街道的观澜天虹商场、富士施乐公司一带的居民想乘坐地铁还非常不方便,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线。所以,于生“建议增设短途的接驳线路,毕竟观澜天虹一带是镇中心,住了几万人,离地铁站这么近,却难以坐上地铁,让人很不解。”
记者昨天走访观澜天虹、富士施乐公司片区时发现,这里至清湖地铁站暂无直达公交车,附近的321、794等线路并不能与地铁站接驳。在龙华线清湖站,刚下地铁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在观澜茜坑新村租住,村里还有个百公坳工业园,方圆一带的居民估计不下十万人,但是,“我们出门乘龙华线要转几路车,如果要坐上直达清湖站的公交车,就要步行两公里以上。”据记者观察,在茜坑新村路口的公交车站下车以后,还得往后走约160米才能到佰公坳工业区。
市交委公交处有关负责人称,截至去年大运会前,只是完成了深圳公交地铁线网接驳工作的第一步,随后在6月底至8月底,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实际跟踪轨道、常规公交客流变化情况,分析市民对轨道交通的适应转移态势。并在大运会结束后至2012年底,轨道进入稳定运营阶段后,启动下一步的公交线路梳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