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6月7日,本报报道了“A路”与“10路”10天碰撞4次的新闻。

6月13日,本报报道了一辆公交车连撞三车后冲进小店的事故,公交安全再受关注。
微言天下
栏目主持/周睿鸣
@雷蒙德德在莞城
#东莞公交碰碰车#
围观指数:999
【事件】
上文提及的对“碰碰车”涉事企业、客车的处理并非个案。上周四,本地公交企业中的重要一员——华利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受到来自市交通部门的最严厉的惩罚。这一幕的出现与上周三该公司217路公交车在石碣涉事交通事故造成1死多伤直接相关。
此事的发生直接导致交通部门决定停止办理其所有客运班线的新增及变更业务。交通部门还称,若交警部门认定涉事公交超速50%,将严格按照《东莞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惩处和退出机制》进行处罚。
早在上周三,包括华利运输公司在内的所有“碰碰车”涉事企业就因短时间内与其他线路多次发生碰撞,被交通部门勒令全线停业整顿。
【声音】
@馒头yi:可恶的跨镇公交、可恶的超速、可恶的拉客、可恶的一切一切,到底要多少生命去陪,你们才会清醒!
@Y-qp-:强烈要求整治公交司机的素质,每一个司机每一次上路都载着数十个家庭,竟为了争那一分几秒冲红灯、快速超车,还有按喇叭!公交司机开的是巴士,不是F1赛道上的赛车!
【观点】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彼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言简意赅的六字箴言:量变引发质变。据说,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质变会被触发。套在“@馒头yi”的说法上,即是:那些可恶的种种累积得多了,总有一天要赔上人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和涉事工作人员清醒。
我认同这一道理。不过,看起来,我与某些公交企业和涉事工作人员在引发质变究竟需要多少量变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换句话说,对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弹性比我大得多,否则,他们岂敢带着十几条生命加入到惊险刺激的“碰碰车”游戏当中?鉴于我们天然地代表了乘客的利益,我们当然愿意把这种量变的积累降到最低程度——无论对方对抵御质变有着多么充足的信心。
然而我并不认为“@Y-qp- ”的说法是一副打退质变的灵丹妙药。简而言之,这是素质和利润之间的战争。
你相信得到提升的司机素质能打败可以追逐的利润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愿意更换一重视角,那么,那些于理永远无法接受的做法,于情则颇能博得一些同感。一位不苟言笑的公交司机的另一面,可能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爸爸,如果他可以在岗位上多闯几个红灯,多拉几位乘客,他可以给孩子买更多可爱的玩具,带他品尝更多美味的佳肴——这是朴素的愿望,也是生存的压力,最终驱动他们向利润奔去。不要忘了,司机还只是利益链中的最底层。
通过梳理“碰碰车”相关报道不难发现,交通部门对涉事企业、车辆的惩罚遵章办事、毫不留情,并已步入常态化。对市民来说,这听起来颇为提气。
不过,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在向企业提供逐利空间时,尽量把公交服务向纯粹的公共事业属性一端拉回,以此消减那些矛盾产生的土壤,这才是破解问题的根本。如此,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高素质的服务,而且再也不必担心隐患会产生量变的累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