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市交委执法局联合广州市公安局便衣支队民警,在全市多个LPG气站专项整治克隆出租车和外地出租车。笔者在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路段看到,被查到的克隆出租车外表与真车十分相似,而且车尾厢还安装了LPG气罐,可使用LPG作燃料。当晚市交委执法局共立案查处克隆出租车8辆,外地出租车9辆。
前天晚上,在执法人员蹲点检查的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路段,执法人员用仪器对经过的出租车进行检查。据介绍,出租车不用停车,只需驶过执法人员的车边,仪器就可识别出是否克隆车。
当天晚上9时左右,两辆车顶类分别为“荣泰”和“燕岭大厦”的出租车被仪器识别出是克隆车。执法人员马上开车上前拦截。“燕岭大厦”车的司机见势不妙,马上倒车想逃跑,结果把执法车的车头撞烂。即便如此,这两辆车最终还是“难逃法网”。经过检查,这两辆克隆车上没有放置出租车司机资格证,车头连羊城通刷卡机也没有。
笔者注意到,这两辆车内外都十分“光鲜”。围观市民也惊叹这两辆车要在路上行驶,还真看不出是“李鬼”。现场执法人员表示,现在一些克隆出租车外表很真,只有用特殊的运政仪器才可以识别。
在“燕岭大厦”车的车尾厢,竟然也和正规的士一样有一个LPG气罐。据执法人员介绍,前段时间,广州市交通执法部门对以往查处的克隆出租车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克隆出租车装有LPG气瓶,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专门制定在加气站周边区域进行精确打击。“因为气价相对便宜,所以克隆车司机也用上了LPG。”执法人员分析,这两辆克隆出租车将被扣下,按规定最高的处罚是十万元。
市交委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是市交委执法局近期针对加气站周边加气克隆出租车开展专项整治的第四次行动;在前三次的整治行动共立案查处克隆出租车42宗,外地出租车48宗,并协助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伪造服务资格证的克隆出租车司机4名。下一步,将协调市有关部门加强对车用加气站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进站加气克隆出租车的防控治理,同时加强维修市场管理,严禁未经批准擅自改装出租车LPG系统的行为。同时,市民坐车时如果怀疑自己所乘出租车为克隆出租车,请及时打96900举报。
深圳创建无烟旅运场所启动 出租车抽烟严重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朱品磊)昨日,深圳市“无烟交通 健康出行”创建无烟旅运场所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旅运场所管理者代表宣读了“无烟交通、健康出行”承诺书,呼吁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工作者消除烟草烟雾的污染。
室内PM2.5九成源自“二手烟”
旅客运输场所是一个流动性极强的公共空间,车站、码头、机场及公交巴士、出租车等各类旅运场所和交通工具空间相对狭小和密闭,一旦空气中弥漫烟草烟雾,将会极大损害身体健康。在有人吸烟的状况下,室内PM2.5九成以上均源于“二手烟”。此外,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是致癌物。
深圳无烟环境促进项目调查显示,在有人吸烟的场所室内,PM2.5浓度平均值最高可达到274微克/立方米,而无人吸烟的场所室内,PM2.5浓度平均值最优可达到6微克/立方米。
交通客运场所PM2.5值较两年前下降
深圳公共交通工具和各客运场所PM2.5值近两年有所改善。2010年4月全市无烟环境促进项目启动时,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曾对公共交通工具和各客运场所做了一次调查,今年4月在相同的监测点完成了同样的调查。以深圳机场某监测点为例,2010年4月调查结果显示,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121微克/立方米,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5微克/立方米的水平;两年后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监测点的室内PM2.5平均浓度降低至34微克/立方米,虽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水平,但已达到2012年颁布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3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
目前,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已组织专家编印了《深圳市无烟旅客运输场所创建工作技术指南》、《深圳市司乘人员控烟手册》等有关资料,交通运输企业将制定处理违规抽烟的操作办法,初次违规的员工将给予口头警告,再次违规给予书面警告,第三次违规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取消该年度评优评先的资格。
的士乘客抽烟现象需改善
活动现场,旅运场所管理者代表宣读了“无烟交通、健康出行”承诺书,呼吁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工作者消除烟草烟雾的污染,创建全面无烟的旅客运输场所,防止广大旅客和场所工作人员接触烟草烟雾。
根据深圳市慢病促进中心的调查,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出租车抽烟情况相对较严重。深圳市鹏程出租车公司的李师傅表示,很难阻止乘客在车内抽烟,“尤其是夏天在车里抽烟,味儿半天都散不出去。我们只能劝阻,但乘客如果硬要抽,也没有办法。”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疾控处处长林汉城表示,司乘人员要带头创建无烟环境,带动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旅客一起控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