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获悉,西安地铁将从6月11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排队礼让-文明乘车”活动,提高广大市民自觉排队、主动让座的意识,创建文明的公共环境。
11日成西安地铁“排队日”
据了解,“排队日”最早由北京市于2007年提出,将每月的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希望杜绝公共场所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随后在全国扩展开来。
为什么是每月的11日呢?“11”的意思为:当两位以上的乘客在乘车时,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西安地铁通过开展“排队礼让-文明乘车”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自觉排队、主动让座的意识,创建文明的公共环境,并将每月的11日确定为西安地铁“排队日”。
300名志愿者引导出行
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本次“排队礼让-文明乘车”活动为期一周,6月11日将正式启动。届时,将有300名由大学生组成的“文明乘车志愿者”在北客站、行政中心、北大街、钟楼、小寨、会展中心等6个车站组织文明乘车引导活动,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的乘车服务和舒适、文明的出行体验。
活动以“排队礼让-文明乘车”为主线,通过走进二号线沿线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出行、安全乘车教育;推出“文明一家亲”套系特制乘车卡,培养家庭用户共同养成排队礼让、文明乘车的新风尚。
三方互动 保护孩子乘车安全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比较活泼贪玩,常常会因为忽略安全因素而造成对自身的伤害。”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客运部部长吴海军告诉记者,2012年1月29日,北京西单广场发生一起9岁男孩独自乘坐自动扶梯时将头伸向扶梯夹角处,当场死亡的事件。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西安地铁部门呼吁学校、家长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工作。
新闻链接
小学生看动画片 学文明出行礼仪
本报讯昨日15时,青年路小学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地铁北大街车站的叔叔、阿姨们走进校园,为他们送来了地铁“安全知识”和“文明出行”礼仪。这标志着地铁“文明礼让-安全乘车”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据介绍,随着地铁给市民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乘客影响地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监控显示,个别学生在车站、车厢内追逐打闹,违规操作损坏地铁设施设备的现象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纬一街、南梢门、北大街、安远门等车站的电扶梯紧急停止按钮经常被小学生无故按压,南梢门站出入口楼梯处的紧急逃生引导标示已完全被损坏。
在昨日的进校园主题活动中,北大街站的工作人员用地铁卡通人物“迈拓”制作的动画片,向学生们介绍了“条例”禁止的,如不许在车厢吃东西,不能穿轮滑鞋、踏滑板、携带自行车进站等规定。通过现场互动,向小学生们发放纪念品,并征集以地铁安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现场选拔出20位“地铁安全文明小标兵”。最后,工作人员还让孩子们带回了一份《告家长书》,希望家长积极与地铁和学校形成联动,加强对孩子坐地铁时的安全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
本组稿件由记者 高乐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