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请你来聊
昨天,在各方的长期关注和不断呼吁下,广州市物价局和羊城通公司宣布,将羊城通的押金从30元降至20元,羊城通公司也公开了公交卡押金的数额和利息等详细情况。(昨日南方都市报A 12版报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公交卡押金和利息的知情权方面,广州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过,对于珠海市民而言,对公交卡押金的相关情况更多还是“蒙查查”。
对发行的公交卡收取押金,在全国都是一个“惯例”,相对于北、上、广及其他城市的公交卡押金,珠海15元还算是比较低的,但珠海从2004年3月开始启用公交IC卡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150万张左右的“通达卡”。按照这一数据,公交公司向市民收取的通达卡押金已经达到2250万,如果按照0.5%的活期年利率,这笔押金每年的利息为11 .25万元,若按照3 .5%的定期利率,则押金每年利息为78 .75万。公交卡押金和利息这笔巨款,究竟哪里去了呢,珠海市民似乎还无从得知。
我们要追问公交卡押金的去向,首先要搞清楚押金的性质和归属。押金是担保金的一种形式,押金及其带来的利息,理应当归用户所有。虽然用户在退通达卡的时候,押金是可以退还的,但在现实中,真正去退卡和押金的还属少数,而押金所产生的利息,更是少有人提及。
作为这笔“巨款”的所有者,公众完全有权了解它的保管情况及去向。根据《广东省保证金和抵押金管理暂行规定》,不得将保证金、抵押金本金和利息挪作它用。收取保证金、抵押金的单位,应“接受价格、审计等部门对保证金、抵押金收取、清退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文件、报表、帐本、单证等资料。”
我们在关注这个话题的同时,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审计和监管制度,以及将账本透明地公布,以阳光的方式回应来自各方的质疑。肉食者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