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广州地铁“挤”过京沪43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2-06-07 08:37:13.0 阅读:8046次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广州市区核心区常发拥堵点超过百个、道路拥堵已成常态;广州轨道交通客流密度超京沪列全国第一,这是2011年广州交通年报上对广州交通现状的评价。不过,这份市规划制作的总结文件仍保持谨慎的乐观,称广州核心区干道平均车速高于警戒线,对比国内外特大城市“可以接受”。

    ■关键词

    [平均车速]

    核心区维持22.9公里/小时

    广州市规划局介绍,交通年报是一份反映广州市年度交通发展情况的综合报告,始创于1997年,已经连续出版15年,成为市政府、建委、规划局、交委、交警支队等政府部门进行广州交通问题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

    在2011年的报告中,描述广州交通情况为:核心区常发拥堵点超过百个,道路拥堵已经成大片的、区域性的发生,如高峰时间天河地区、广州大道一线均拥堵严重,15座过江桥隧中12座均有拥堵现象,内环路等高架系统也趋于饱和。年报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据:核心区干道平均车速22.9公里/小时。

    “在道路供应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广州核心区平均时速基本维持在2010年水平,相比国内外特大城市,广州平均车速水平可以接受(在18公里/小时的警戒线以上)。”年报说道,不过,在每年增加20多万小汽车的需求增长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需求与供应比例增长到0.96,供应能力越来越显得紧张。在未来巨大的交通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显得脆弱。

    [公共交通]

    全市机动车232.5万辆

    报告指出,2011年广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232.5万辆,千人汽车拥有量147辆,对比北京及世界先进城市,未来年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随着机动车数量持续上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了广州治堵的重要“药方”。然而,昨日发布的年报却显示,2011年机动化出行量中公共交通出行增长仅4.0%,低于个体私人机动出行量的增长速度(4.3%),公共交通没有跑赢个体私人机动交通,面临着小汽车快速增长带动的个体私人交通的竞争压力。

    另外,广州居住、就业分离程度加剧,出行长度和规模增加,核心区交通聚集态势日趋严重,市区机动交通需求中超过50%的出行跟核心区相关。

    年报还指出,外围公交的不发达进一步迫使部分市民选择个体交通出行,导致在客流集中的高峰时段,原本已经饱和的各放射性道路均出现车流潮汐现象,交通负荷的严重不匀进一步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

    [轨道交通]

    三号线高峰客流超运能17%

    广州近年来大力建设地铁,其作用到底如何呢?年报称,2011年轨道日均客流较上年增长约20%,轨道交通在线网长度没有增加的背景下,日均客流约达480万人次。

    年报提到,轨道交通客运规模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三类公共交通方式中增长最快的,所占比例由上年的25%增长为33%,由公共交通的1/4变为约1/3.广州轨道全网客流密度约2.02万人次/公里(即每公里轨道输送的客流密度为2.02万人次),高于北京的1 .85和上海的1.41,居全国最高。

    不过年报同时也指出,广州的轨道交通与内外一些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广州现状轨道交通长度规模与北京(3 7 2 k m )、上海(452km )还有明显差距。更为严重的是,广州核心区车内高峰客流基本超过运能。其中三号线高峰客流超运能较大,超出17%;同时部分站点客流集散规模巨大,体育西路、公园前站日均集散客流均超过40万人次。(来源:南方都市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