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现香港
□曾俊华(香港财政司司长)
今天走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你会觉得这是个汽车的世界。所谓汽车,大家想到,自然就是燃烧汽油的车。据统计,香港2011年有各种领牌车辆63万辆,似乎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但在人口和车辆数目的比例上,香港的数字可说仍属较低。不过,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尤其是有较多巴士行走的主干道,空气质素仍然是不理想,极待改善。
大家可能忽视了另外一面,就是香港每天运输的人流中,其实有很大比例是由电动交通工具运送的,主要是地上地下的铁路和港岛的电车。它们合起来,每天运载乘客400多万人次,占公共交通运输量近四成。一个国际大都会里有这么大比例的人流使用电动运输工具,不算多见。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士经已用燃气取代汽油,对减轻污染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电动交通工具不排放废气,可以有效地改善路边空气质素和减低温室效应,有利保护环境。电车曾经被视为落后,在欧洲一带地方已被淘汰。现在,电车又受欢迎了。从长远来看,电动交通工具值得提倡和推广,很多国家都在这方面积极研究。
近年来,香港也在努力推广电动车。在2009年年底,香港只有16辆电动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年4月底,在香港路面行驶的电动车已经有313辆,增幅令人鼓舞。
香港政府一直带头使用电动车。去年我曾在预算案中宣布,政府车队换车时会优先选购电动车,估计两年内会购入近200部不同类型的电动车。现时,政府车队中已有33辆电动车,未来数月还再会有42辆陆续交付予各部门使用。在本财政年度,政府还打算再增加购入140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
为了鼓励各界使用电动车,政府已经豁免电动车的首次登记税,为期5年,直至2014年3月底,而企业购买电动车,有关资本开支在首年即可以享有100%的利得税扣减优惠。政府还会拨款1.8亿港元,供专营巴士公司购置36辆电动巴士。
要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必须有完善的公共充电网络。各发展商、停车场营办商和电力公司对此一直十分支持,到今年年中,香港18区可望约有1000个电动车充电设施,到年底,约在20公里范围内就会有一个快速充电站。
电动车的科技仍在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之中。日前深圳发生的一宗涉及电动车的致命交通意外,虽然原因尚待查明,不过已经提醒我们应该继续致力于电动车技术的研发工作,以确保行车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