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完善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15项具体举措,化解城市公交经营困境,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10月13日,央视《新闻1+1》播出《城市公交,如何运行?》节目,聚焦关注城市如何解决公交运营难题、城市公交何以创新突围等问题,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交通运输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专家组组长陈小钢,对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陈小钢组长就《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和目前国内公交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同时就城市公交发展提出了解决建议。陈小钢组长还肯定了广州公交近年推出的“婚车巴士”定制服务和城市文化推广打造“穿粤记”研学服务等创新举措。
01深化改革
焕发传统运输企业新活力
面对公交运营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广州公交集团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解决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企业摆脱发展桎梏轻装上阵,增强核心竞争力。
深化改革,就是要大力推动城市公交等传统主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焕发传统运输企业新活力。2021年底,广州公交集团大力改革,合并组建属下广州巴士集团,公交运输业务进入一体化统筹发展新阶段,通过深化改革、用好资源、完善激励机制,以改革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在压降成本、提升效益中走出公交发展新路子。
02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保障市民出行更便利
城市公交是市民的基本出行保障,近年来,广州公交集团聚焦市民需求,在公交服务提质、提速上持续发力,多渠道、针对性优化公交服务,不断提升公交服务的吸引力。
优化公交线网
对客流稀少和空载率高的公交线路通过截短、优化、合并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整,提高客流需求大区域的公交营运效率。今年以来,围绕服务人才、科技、产业、消费、大湾区互联互通、文化、营商环境等“七个服务”,新开21条功能服务定制线,运营校园定制线路334条;紧抓节假日、广交会出行需求,开行如约专线108条,拓展团体定制900宗,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出行网络。
强化公交地铁接驳
坚持在空间上、时间上与地铁无缝接驳,今年组建公交地铁接驳项目专班,开发客流分析平台,开行32条接驳地铁定制公交,疏运乘客11.92万人次,让公交更精准服务出行人群。
提升公交运行效率
持续推动优化中心区线网效率和运力效能,开展提车速、提分担率“百日冲刺”行动,集团领导带队实地调研、现场研究提速措施,利用出行大数据推广自动发班系统改变传统发班调度手段,改善公交短板,落实重点线路站点的分流改造,选取线路试行“响应停靠,慢驶过站”。
03创新公交服务形式
延伸公交产业链
广州公交集团关注市民和乘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开拓市场性定制公交业务,积极延伸公交产业链,推出适应新需求的公交新产品,建立适应新常态的企业经营发展新模式。
去年以来,集团在广州美食、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动脑筋、挖掘潜力,结合新的需求对公交车厢内部空间创新构思、融入新元素,让公交车辆变身城市文化新空间、新场景。
创新推出众多公交创新线路和服务场景:粤陶巴把叹广州早茶和游城市地标在双层巴士上“合二为一”,美食和漫游可以兼得;“穿粤记”研学服务将公交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推广;音乐茶歇巴士、自动驾驶巴士特色线路火热兴起;“东园拾光”红色客厅公交空间展示广州公交历史积淀,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新空间;巴士餐车开04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构建“交通+新能源”模式
城市公交是城市碳排放重要领域,在碳排放严控、交通需求持续增加的双重挑战下,广州公交集团着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围绕营运车辆电动化、充电桩建设等方面开展系列节能减排降耗工作。
2017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18年11月底已实现全面公交电动化。大量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实现能源结构从以往以油气为主逐步转到以电为主,助力广州市荣获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市长峰会城市“绿色技术”奖,为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贡献“广州公交经验”。另外,广州公交集团不断深化在公共交通新能源产业的实践探索,构建完善充电网络、发展多业态新能源产业。通过近6年时间,统筹超210个充电站,近6300支充电桩,建成2座具有示范性的新能源产业园,奠基1座加氢站,搭建用户群体超25.52万的“如约充电”智能管理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新能源车辆应用单位,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由1.0到2.0的版本升级,迈出了由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向新能源企业转变的坚实一步。
当前,在国家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州公交集团将秉承“服务美好出行,链接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出租客运、现代物流、智慧交通、新能源交通产业”五大业务板块。围绕服务人才、科技、产业、消费、大湾区互联互通、文化、营商环境等“七个服务”,充分发挥公交出行、出租网约、水巴游船、道路客运、公务商务出行、货运物流等多门类运输资源协同优势,以多层次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美好出行需求。同时,立足运营资源,延伸交通产业链,创新开拓医药物流、冷链物流、智慧交通、新能源交通、汽车后服务、交通文商旅、站场综合开发等多元经营业态,努力提升服务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能力,打造高质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网、广州公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