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来袭,交通站场中心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火速集结,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之中有身患痛风的退伍军人、有两次出征的战疫“老兵”、有入职不久的“新手”员工...他们逆行出征、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坚守,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交通站场党员风采。
接地气的移动防疫“大声公”
“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线,提前打开防疫码。”正值中午高温天气,南站枢纽公司党员吴仲秋同志顾不上吃午饭,便开始为居家隔离人员派送快递和物资,作为“大声公”唱号人,他扯开噪子一喊就是3个多小时,虽然粤语与普通话切换得不够自如,嗓子也早已喊得沙哑,却仍每天坚持支援防疫工作,与队员一起布置核酸检测设施、维持现场秩序、搬运防疫物资、协助处理垃圾等。今年以来,他参与了支援白云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连续坚守16个日夜,也多次下沉居住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支援288个小时,勇当疫情防控排头兵,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和正能量。
“日行万步”倾情服务群众
“阿姨,请问你家有多少个人居住啊?什么时候做的核酸呢?”身患痛风的退伍军人刘桂林刚刚与队友们为红码等特殊人群派送完物资,还没顾得上吃午饭,就马不停蹄与其他队员出任务,挨家挨户地核查居住人员信息和核酸情况。刘桂林虽然身患痛风,但仍坚持每天的支援防疫工作,与队友们一起搬运防疫物资、清理生活垃圾、上门流调,还主动请缨为红码等特殊人群派送生活物资任务,每天日行步数超万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每位军人在告别军营时的庄严承诺。刘桂林说:“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党员,遇到疫情就应冲锋在前,责无旁贷!”
职场“小白”变身为防疫“大白”
南站枢纽公司伍康达是刚入职不久的“新手”员工,在接到公司紧急动员部署支援夏茅疫情防控的通知后,便主动参与对口支援白云区夏茅村突击队。面对艰苦的条件,他从容应对,并主动承接为红码人员派送生活物资这一重任。他说“我也曾经居家隔离过,生活物资的保障真的太重要了,我希望能够早些为红码群众送上生活物资。”此外,伍康达还积极充当市民引导员、验码测温员、信息采集员、电话排查员等角色,一直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累计坚守11天,服务时长达104小时,服务群众逾3万人次。
“大白”叔叔送上“爱心早餐”
10月26日早上,公交站场管理公司职工肖烽和同事们一如既往到所支援的白云区夏茅村第八网格处开展防疫工作,正值家长带着小朋友有序到楼下做核酸,细心的肖锋留意到小朋友都是睡眼惺忪的状态,询问之下得知还没吃早餐,受管控影响,一日三餐均需网上订餐再由志愿者配送,用餐时间难免受影响,热心的肖烽便自发拿起热乎乎的早餐送给小朋友,“来,小朋友这个给你,我们还有些单位准备的干粮,街道给我们配的早餐有牛奶,希望小朋友们每天营养管够。”肖烽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组团参与支援白云区疫情防控,在完成夏茅村的支援任务后,他又主动请缨转战支援石井街道,累计坚守15日,用实际行动展现交通站场人的责任与担当。
维修专业工撑起防疫“加速度”
公交站场管理公司站场维修工许智杰,是支援白云区大源街的一名突击队员,在协助设立居民生活用品临时中转点过程中,他运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指导队员们在10分钟内,迅速安装好6套设备,并在安装结束后,细心地对每一个设备关键受力点逐一排查,为做好居民各类生活物资储备工作建立起最后一道防线,大大提高物资分发工作效率。他说:“每一颗螺丝钉都必须牢牢地捉紧自己的受力点,就像是我们每一个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共同为早日完成本次抗疫任务贡献力量。
”退伍军人再次战“疫”勇担当
公交站场管理公司黄保业,在接到支援白云区夏茅的通知后,便主动出列再次参与党员突击队,今年4月,他加入组团支援白云区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坚守16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组团支援社区防疫工作,因在出发前就了解到本次支援居住环境较为艰苦,他便总结此前参加支援的经验,整理了一套紧急情况下参加防疫的“行军清单”,并及时发到群里提醒大家务必备齐再集合出发,队员说:“多亏他的宝藏清单,不然我第一次参加支援真是两眼一抓瞎”。
来源:中共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