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交通站场中心137名党员职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果断的措施,全力以赴守牢疫情防控防线。其中,交通站场中心下属南站枢纽公司董雪娟连续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攻坚时刻冲得上去”的诺言,充分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的风采。
1身经百战 再次响应战疫“集结号”
“我申请参加!”11月19日晚,当董雪娟看到微信群里支援海珠龙潭的通知时,便主动报名参加。她说:“家人听说我出去支援,都很支持我,而且我有丰富的支援经验,进入现场会比其他同事更容易适应,工作效率会更高。”这已经是董雪娟今年第三次参与组团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今年4月参与白云区同德街支援,支援期间因意外鼻梁骨受伤折断,在短暂休养后,她又主动申请继续支援。10月12日花都疫情来袭,她又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并担任公交集团支援商南社区突击队长,带领队员连续奋战15天,累计支援177小时。 11月1日,在完成居家隔离后,她又积极下沉居住地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流调、派发物资、核酸扫码等等,她一刻不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2攻坚克难 勇当战疫幕后“急先锋”
海珠区龙潭片区属于高风险区域,这次董雪娟主要任务是负责支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她积极发挥综合协调能力,做好队员与街道、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每日统计、申领、派发支援人员所需的防疫物资。她说:“以往我都是在疫情一线战斗,这次保障我们队员的后勤工作感觉压力更大。由于这次的疫情比以往的情况都更为复杂,以前支援只用服从安排,管好自己,而这次要操心我们的队员有没有做好防护,身体吃不吃得消,物资准备够不够,车辆怎么安排,队员的核酸检测、车辆调度、居住地防疫要求、每日数据汇总等问题。”为做好后勤工作,有时忙到晚上11点才吃晚餐,经常工作到凌晨,每天整理好队员的核酸、食宿、车辆等一天的工作安排后才能休息,常常累到倒头就睡。“每天起的最早,睡得最晚”这是队员们对她的形容。对此,她没有埋怨,也没有喊累,只是笑着说:“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守望相助,疫情一定能够早日散去!”
3暖心守护 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每次任务出发前,董雪娟都要对每个进入疫区的队员的防护服穿着等情况进行一一检查,在确保所有队员完全做好防护措施后,才让他们上岗。每天晚上她又化身“知心大姐姐”,实时排解支援人员的心理压力,让支援人员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支援工作。因之前参与过核酸采样培训,董雪娟“持证上岗”,对所有进入龙潭片区的突击队员进行“双核验”,每天为突击队员进行核酸采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队员接触社会人员的风险,有效保障队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中共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