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凌晨3时,深圳市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醉驾超速跑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两辆出租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其中一辆牌照为粤BH1XX8的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起火燃烧,导致车上三人当场死亡。事件由于涉及醉驾/超跑等诸多敏感话题一时间满城风雨,同时因涉及电动车型燃烧而受到业界普遍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再度引起业内人士和广大车友的热议。
虽然比亚迪方面暂未公布e6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我们也不应该武断地作出电动车不安全论,但事件中为何唯独电动车发生起火燃烧,其余两款传统动力的车辆仅是常规损坏?个中因由值得我们深思。
比亚迪方面表示要等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再作说明,而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国家863电动车重大转向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专家表示比亚迪电动车型通过了挤压测试,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这其中,笔者发现一个细节“电池模块50%变形”,跟进当时目击者描述和众多媒体报道,日产GTR跑车以150~200时速行驶,现场未见明显刹车痕迹,并先撞上这辆起火燃烧的e6电动出租车。根据专家解释,如果装于车辆尾部的电池模块变形超过50%是否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这引发一个深思,针对电动车型的国家标准是否还需相关部门和专家再做斟酌?
事关电动车型,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国内新源汽车的发展现况。在传统燃油动力领域难以追赶西方汽车强国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欲在这一领域完成对西方汽车强国的反追。在这种“弯道超车”思路的影响下,我国刺激电动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电动汽车被定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优于混合动力、氢动力等其它新能源动力方案。
在各方面技术尚未真正成熟的情况下,大批的纯电动车型开始批量地亮相于试点城市。不可否认,电动车的“零排放”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确是好评如潮,但随之曝光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2011年4月11日,一辆众泰电动出租车在杭州街头自燃。之后不到100天的7月18日,上海市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再次自燃。此次深圳比亚迪E6电动车被撞起火,首次出现人员伤亡,更是将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比亚迪号称全球领先的电动车技术也遭到质疑。
纵观全球车企在纯电能驱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丰田、大众等老牌大型企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油电混合技术则成为目前较为成型的新能源车型。从技术角度来说,混合动力车比纯电动汽车更能贴近目前的传统动力车型,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成本考核都更容易实现。所以,更多的大型车企选择了混合动力车,选择这种更加适合从传统动力到新能源转型期的方式。
从汽车行业的发展而言,一项新兴技术从研发到投放市场一般需要若干年的研发期,期间经过无数次专业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才会最终投放市场。比亚迪在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制造商的身份,研发能力不容小觑。一个造车历史不足十年的汽车制造企业,以如此快的时间投产纯电能车型,瞬间成为国际车企新能源技术的领头羊,作为国人自然会引以为豪,但是作为业内人士在这里我们也要为众多自主品牌敲响警钟--路还要一步步走。虽然“弯道超车”看起来真的很美,但以现在曝光的种种问题看来,电动汽车似乎对我们来说太过超前,真切期望国内车企在新源车汽车领域能够谨而慎之,毕竟行车安全关乎生命。我们也将继续关注本次时间的追踪报道,等待交警部门和比亚迪厂方的事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