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山日报
说起佛山公交车站,哪位佛山人不苦不堪言?据佛山日报昨日报道,多数佛山公交车站配套不齐全,这个站缺雨篷,那个站无座椅,市民候车没有幸福感。
看了这条新闻,心里难免不掀波澜。相比于耗费巨资、装裱得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佛山公交车站就像一个衣衫褴褛的穷小子。但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公交车站又是一块公共艺术空间。
而艺术又往往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当城市急哄哄地朝着GDP奔赴大好前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众多高楼拔地起,感受到的却是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如蝼蚁。虽然这从视觉规律来说是对的,但从人文情怀来说,无疑缺少了细腻的温情。
而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公交车站,注定不能成为城市温情的注脚。正如热心市民、禅城义务公交监督员高焕好所说的,“不是没有遮雨篷,就是缺少座凳。更恶劣的是,有的车站只有一个裸站牌。”当你提着大袋小袋时,它不是你休憩的小站;当你头顶烈日时,它不能为你撑起一片荫凉的天空;当你奔跑在狂风暴雨中时,它不会为你遮风挡雨……
其实,公交车站看似不起眼又无处不在,它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细节。细节虽小,袒露出的却是一座城市春风沐雨般的情怀,体现出的更是城市建设者对城市人的尊重和真诚。据了解,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其公交车站牌并非多富丽,但它造型简单处处透露出人情味。
庆幸的是,佛山交通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祖庙公交站座凳已经从10余厘米调整至40厘米高,而那些配套不齐全的公交车站,也将于年内全部完善。
城市的重点在人,人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城市的细节,不是细枝末节,它与人息息相关。公交车站是细节,本该让人微笑起来。当然,属于一座城市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决定了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命运,细节予人悉心的人文关怀,给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带来几许人间烟火,如此,活在佛山才会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