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大雨初歇,天气微凉。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广场上,四辆新能源环保社区微型巴士整装待发。龙岗区在这里举行首批社区微公交线路开通暨东部公交e巴士品质公交线路正式运营启动仪式。
现场不少社区居民纷纷排队试乘,他们为这种人性化的公交点赞。
南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湾微公交线路的开行,将打通南岭社区内微循环,并以其方便、灵活的运行方式,为市民提供环保、高效、便捷、廉价的短距离公交接驳换乘服务。“此举对提升龙岗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以来,南岭村社区在转型创新发展上迈开大步,先后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引入系列高端创新企业和人才。此次率先开通社区微巴,极大地改善了辖区交通出行配套,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东进战略”,加快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创新公交服务,围绕社区居民出行需求,陆续开通更多微循环巴士,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出行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陈威 黄诗妮 江仕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社区微循环巴士
“绿色小巴”就在家门口
28日上午9时许,龙岗区首批微循环巴士线路在南岭村正式开通启动。
“我们都要为这些绿色小巴点赞!为政府点赞!”南岭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张育彪感慨地说,由于公交配套不完善,公交服务没有全面覆盖,社区所处的南湾街道南片区居民群众出行有困难,特别是到地铁站等交通站点很不方便。
与此同时,南岭片区非法营运的电动车和摩托车屡禁不止。如何破解到家“最后一公里”的困境?
今年1月以来,龙岗区携手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建立了由交通、街道、东部公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多次组织开展线路规划、现场踩点及模拟运行,并将规划线路多次征求社区居民意见,最终确定两条“微巴”线路。
据悉,南岭村“社区微巴”主要在支路运行。考虑到道路坡度较大,车辆通行环境复杂,常规小巴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微公交线路采用长度为6米左右的微型纯电动公交车辆,以社区街巷道路为主,串联学校、商业中心、居住区、办公点、休闲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停靠站点相对灵活,真正贴近社区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与宝安、南山、龙华的社区微巴不同的是,南岭村社区微巴线路都在社区里面,公交车辆是定制的,比一般支线都小,并实现与地铁接驳。
另外,此次规划的线路覆盖了原来非法营运现象较为猖獗的区域,大大节约居民出行成本的同时,保障了市民出行的安全,对于打击非法营运也起到一定作用。
随着社区内两条微循环巴士线路的开通,张育彪认为,将大大改善社区居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同时也将有效遏制片区内存在的一些非法营运现象。“希望像这样安全、环保、便捷的巴士线路越开越多,让居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交服务。”
日前,社区开展“人大代表议事会”活动,组织驻社区联络站的市、区人大代表,一起试坐了这些绿色环保小巴,大家感觉干净、宽敞、安全、环保,称赞这是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
据悉,此次线路开通首批将投放4辆纯电动小巴,共6台公交车辆。接下来将增加投放8辆纯电动小巴,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目前,东部公交已采购了100辆6米左右的微型纯电动公交车辆,将继续加大微公交线路规划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e巴士品质公交
互联网+新能源:每天3000人放弃自驾出行
在开通社区“微巴”的当天,东部公交e巴士品质公交线路也正式启动运营。
“这是进一步改善区域公交覆盖,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东进战略’的实质行动之一。”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东部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目前公交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缺少高端服务品种,亟待创新改革,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公交服务。
同时,在“互联网+”新业态下,市民对便捷优质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交如何与“互联网+”与新能源相融合?为此,东部公交依托“互联网+新能源+传统公交”模式,推出了全新的e巴士品质公交服务,打造智慧出行的新公交生态体系,切实做到“出行易”,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东部公交e巴士品质公交项目经过1年多的筹划,在今年年初开始投入试运营。项目一经推出,即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开行的线路已达292条,线路覆盖全市各行政区域,目前日均客流量已超过1.4万人次。据统计,每天约有3000多人放弃小汽车选择e巴士出行,真正起到了低碳环保、缓解交通拥堵的良好效应。
不过有研究人士指出,目前包括龙岗区在内的东部地区公交服务水平与市民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需继续加大线网规划力度,加大车辆投放规模,进一步改善市民乘车环境,真正让“东进战略、交通先行”照进民生幸福。
■延伸阅读
首批社区微巴南湾启动背后
6月28日上午,一场夏雨带来丝丝微凉,龙岗区首条“微型环保巴”(简称“社区微巴”)线路在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广场举行启动仪式,首批4辆新能源微巴整齐亮相,吸引大批社区居民关注。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出席活动,并与众多社区群众一起体验了微型环保巴。
据介绍,为解决南岭村约6万人的出行问题,打击“摩的”等非法营运行为,龙岗区在南岭村社区研究推出微型环保巴,线路覆盖原来非法营运现象较为突出的区域,让社区内部道路与干线得以连接,保障居民安全便利出行。
今年,深圳提出“城市管理治理年”工作要求,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其中强调不断提升原特区外地区尤其是偏远街道社区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交通管理科学、有序。
有专家表示,此次龙岗区首批社区微公交线路开通,是落实“东进战略、交通先行”的一个很好举措,有利于通过交通改善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另外,首批社区微公交在南湾启动,将有效弥补社区交通短板,极大改善南岭村及周边交通秩序,夯实城市管理治理基石。
为什么?
社区路窄坡陡 普通公交难行驶
南岭村社区,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辖的一个社区,位于深圳市中部,面积4.12平方公里,社区现有企业50多家,总人口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00多人,外来劳务工4万多人。
限于历史条件和基础设施欠账,该社区公共线网服务纵深不足,村民出行不便,从而滋生出摩托车、电单车非法营运行为。
“南岭村社区交通出行面临三大问题,分别为社区人口基数大、用地开发密集、交通需求强度高;道路条件差、交通环境不理想;公交服务薄弱、非法运营活跃、公交服务诉求高。”相关研究者分析道。
根据测算,目前南岭村社区居民出行总量达15.24万人次/日,对外出行比例约占42%,对外出行客流中,公交出行量约1.6万人次/日,高峰小时约2900人次。与此同时,在富璟花园、人人购物、中兆路沿线广场等区域摩托车聚集非法运营现象突出,且由于车速快,易发生交通事故。由于人车混行严重,主要道路高峰期较为拥堵。
记者了解到,早在两年前,南岭村社区居民便呼吁改善公交出行、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消除区域摩托车、电单车非法营运现象。
一个尴尬现状是,公交车型难以在社区道路行驶。“社区路窄、坡陡、违停多,一些道路宽度仅7米,混行严重,部分路段坡度大于10%。”专家表示,要实现短距离、个性化出行,必须对常规公交服务模式进行变革。
为改善南岭村居民公交出行、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消除区域摩托车、电单车非法营运现象,在龙岗区相关部门指导下,南湾街道将南岭村内公交微循环建设工作提上日程。
随后,龙岗区交通管理所、南湾街道委托深圳市深达交通咨询有限公司,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南岭村社区内部出行需求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相关单位的公交改善诉求。并结合全市三层次线网规划理念,通过与政府、企业、市民沟通协调,提出南岭村社区内部微循环线路改善方案,内容包括微循环线路方案、场站与停靠站配套方案、公交运力配置方案、公交运营服务方案、车型选取及建议。
是什么?
“微巴”“走街串巷”打通内循环
今年1月,南湾街道与龙岗区交通运输局大力协调,申请开行微循环公交线路,不到半年,两条社区“微型环保巴”便成功开通,得到居民交口称赞。
据悉,南岭村社区巴士定位为辅助公交,公交支线的服务细分。其服务灵活、出行成本低,受天气及接驳距离限制小,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公交服务方式。
根据《南湾街道南岭村公交微循环改善工作方案》,根据客流特征、道路条件及交通枢纽条件,龙岗区相关部门在南湾规划了2条社区巴士线路,线路名称分别为B881、B882,均为新能源小型巴士。
B881为南龙社区工作站—沙西小学,10个站点,线路长度为2.4公里,配车数7辆,发车间隔为每班8分钟,高峰期每班6分钟,全程运行时间约30分钟。该线路双线行驶,串联商业中心、居住区、办公点、休闲公园,途经2所学校、1所医院、1个休闲公园,满足工作日通勤出行及到求水山公园的休闲出行需求,覆盖人人购物广场等非法营运的热点地区。
B882为沙西小学—沙西小学,11个站点,线路长度为4.1公里,配车数5辆,发车间隔为每班8分钟,高峰期每班6分钟,全程运行时间约30分钟。该线路顺时针单向行驶,加强与地铁联系,覆盖人人购物广场、华盛玩具厂、丹竹头地铁站等非法营运的热点地区。
专家预测,南岭村社区巴士客流总量约3179人次/日,高峰小时为572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该巴士将按照支线标准,采用一票制1元/次,深圳通可享受八折优惠,6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免费乘坐,学生凭深圳通学生卡享受五折优惠。
负责推动这个项目的南湾街道办分管交通的副主任林志凯介绍,社区巴士通过“走街串巷”的运行方式,覆盖快速、干线公交系统的服务盲区,将公交服务延伸至居住区,能为老人、儿童及行动困难群体提供出行便利。
意义何在?
落实“交通东进” 提升营商环境
“社区微巴解了居民出行的燃眉之急,极大地方便了南岭社区及周边居民的公交出行,同时也加强与地铁三号线的联系。”南岭村社区居民骆先生说,政府工作坚持了需求导向值得肯定。
“这种机动灵活、上下客便捷、车型更小的社区巴士,能起到解决地铁‘最后一公里’、社区内穿梭出行、打击非法营运空间等多重作用,值得大力推广。”业内人士说。
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岭村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积极推进社区巴士发展,对于解决公交出行诉求、打击非法营运、建立和谐邻里关系、改善公交出行体验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深圳探索公交服务新模式提供典型样板。“能吸收经验、创新服务,建立适应南岭村的社区巴士服务模式,为全市社区居民出行探索经验。”
2016年,既是落实深圳东进之年,也是“城市管理治理年”,深圳市交委主任熊国伟表示,“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优化线路运营组织,解决出行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提升原特区外公交线网覆盖水平,常态化开展年度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持续解决社区自然村、重点企业与工业园区、保障房等薄弱点的社区公交服务。”“试点开展社区微巴运营服务,加大支线公交投放力度,增强特定区域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社区巴士的投入运营,也能有效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员工安居乐业。
2015年10月,南岭村与世界名校牛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5月9日,南岭村社区“南岭生物医学研究院”面世,牛津大学博士、英籍华人夏小兵等带着首批引进的牛津大学阿茲海默氏综合征治疗等一批国内外项目入驻研究院。
此外,清华启迪这一全国科技孵化龙头也于去年底走进南岭村,合作成立启迪科技园(深圳南岭),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将在此设立无人机展示交易中心,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深圳分会和办事处亦已落户。同时,一批涉足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穿戴、生物医疗等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企业已经入驻。
业界表示,社区微巴的开通,将进一步提升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宜居宜业环境,不断吸引高端产业、高端人才落户发展,为龙岗区乃至深圳全市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链接
南岭村社区巴士四大特点
量身定做:在充分考虑南岭村村道窄且缺乏人行道、人流大、9条道路竖向坡度在9%—13%等情况,东部公交有限公司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后,决定为B881、B882两条线路量身定做了一款K6B的微型中巴。K6B整车长6.4米,最大爬坡度15%、最高车速69km/h,是一款针对国内市场开发的多用途公交中型巴士,整车特色鲜明,90KW大功率单电机驱动,确保动力充沛。整车高低板,入口踏步设计,使整车乘客座椅数达到21个,提高车辆稳定性的同时又改善了车内视野。高容量电池,轻量化设计,保证了整车在典型公交工况下续驶里程大于280公里。
低碳环保:B881、B882两条线采用的K6B微型中巴是自动波新能源巴士,东部有限公司在沙西小学旁设置了社区巴士场站,并安装了五个充电桩设备,采取白天运行、夜间充电的模式,致力于打造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的绿色环保运营系统。
平价惠民:参考国内主要城市的社区公交线路基本采用公交直线的定价策略,南岭村“微型环保巴”按支线标准,采用一票制、1元/次,在保障居民安全便利出行的同时,大大节约了居民的出行成本。
社区互通:记者经过线路走访,发现“微型环保巴”给多个社区带来了新的交通出行方式,B881线路经过南岭村、南龙、南新三个社区,B882线路经过南岭村、丹竹头、吉厦三个社区,同时横穿中兆花园、荔枝花园、宝岭花园等10个人流量多的花园小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五个社区居民的互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