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汕头市长郑人豪、副市长李耿坚先后对2月18日本报《曾获得市长批复的公交“万言书”志愿者坐遍汕头公交写报告》的报道进行批示,要求对市民广泛关注的汕头公交现状问题进行回应。
2014年7月,汕头有一群热爱公交的青年志愿者团队经过调研后向汕头市市长郑人豪写了一封信,指出了当时汕头公交系统的若干问题。郑人豪市长见信后对此作出了批示,在感谢这些青年志愿者团队成员热心城市公交发展事业的同时,也表示将“适时回应”大家关心的问题。
“民间智慧”对于汕头公交的关注,是因为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部分。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汕头市公交IC卡的发行量已超过了47万张,这说明,在汕头,至少有47万汕头人选择公交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
时隔一年多,当时这些“公交粉丝”提出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汕头市交通局近日就此作出了回应——而这也是“十二五”收官时的“公交成绩单”。同时,汕头公交系统在“十三五”期间将如何发展的思路也得到了清晰展示。
●文/胡克雅 图/杨立轩
?回应1. 公交“司机荒”问题
公交司机缺口300多名
作为一群汕头公交“粉丝”,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者团队在2014年的时候经过调研认为,汕头市公交系统内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公交司机缺乏的问题。
对此,汕头市交通局坦承,近年来,汕头市公交司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2013年以来,司机荒更是普遍,如按公交车辆与司机1:1.5的比例配置,汕头市目前1100辆公交车,需配置司机约1600—1650人,缺口约350—400人。
汕头市交通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公交司机缺口大问题的存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公交司机普遍安全压力和社会负面压力大、劳动强度大。虽然近年来公交企业普遍提高了司机待遇及福利,但司机待遇与CPI增长、劳动强度、对社会的付出与社会地位不相适应,造成公交司机频频跳槽,司机荒的情况非常普遍。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在实施考证新规定后,因缺乏大客车司机培训场地,且大客车驾驶证考证资格门槛高、费用高、周期长,在取得大客车驾驶证后,一年实习期内不得从事公交营运,司机从参加培训到单独上岗约需两年,造成公交司机资源逐年减少。
而前两个原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导致“公交司机荒”的第三个原因的出现——由于公交营运工作的特殊性,长年从事公交工作的司机都容易患上各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公交营运,驾驶员队伍老化情况较为严重,年轻司机无法及时得到补充。
但汕头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同时也强调说,公交司机缺口大在很多城市来说都是普遍现象。该位负责人提供了一份根据新闻报道整理出来的数据显示:“南昌,公交司机缺口300多人;杭州,公交司机缺口2400余人;广州,公交司机缺口6000至8000人……”
对于公交司机缺口大的问题,汕头市交通局回应称,汕头市公交企业正在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寻求解决:一是加大公交司机招聘力度,多渠道开展司机招聘工作;二是逐年提高司机待遇,为司机提供各项福利及购买社会保险,增强司机归属感;三是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如天气炎热时提供防暑降温,设置司机压力发泄室等方式。同时,努力探索完善公交司机培训,吸引更多司机从事公交行业,通过建立培养机制让更多司机从事城市公交工作,逐步缓解公交企业司机用工紧缺问题,保持公交行业持续发展。
?回应2.公交线路规划问题
智能公交体系让市民不再盲目候车
在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者团体写给郑人豪市长的信中,指出汕头市内诸如泰山北路旦家园、朱砂镇大衙片区等人流集中但却是交通死角的区域公交规划不合理,而且交通系统没有形成应急机制,并对公交线路的合理规划提出了许多建议。
汕头市交通局对此作出回应称,目前汕头市运营公交线路115条,近年来通过开通跨区线路、区县公交线路及夜间线路,正在不断完善全市公交线网布局。公交线路经过多年的营运,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客源,为固定片区的市民提供出行服务。
对于形成应急机制,因缺乏乏公交站场用地,目前汕头市大部分线路均为单向发车、单边调度,如一边运营出现异常将对应影响对向班次;加上道路通行条件愈发恶劣,特别是高峰时段,通过一个信号的路口往往需要等待十几分钟,这也影响线路正常的运营班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汕头市公交系统已经推行智能公交体系,在全市公交车上安装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建设企业智能管理调度系统、行业监管系统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这样一来,既加强公交公司对线路运营的管理,增加科学调度水平,同时也让市民出行更具选择性、目的性。
在2015年底,汕头市交通部门推出了“汕头公交”手机APP查询软件供市民下载,通过这个手机软件,可以轻松查询到汕头大部分公交车所在的位置、距离自己所在站点的距离等等,避免让市民“盲目候车”。这一软件推出后,已经获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回应3. 站牌站点格式命名问题
站点设置和站牌建设已经得到规范
针对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者团体提出的公交车日常养护不完善和大型枢纽公交站场建设滞后两个问题,交通局一位负责人坦承,由于历史原因,缺乏公交站场用地造成大型枢纽公交站场建设滞后。这种情况即对公交线网的科学合理布置、日常运力调度造成影响,也不利于车辆的停放保养及司机的生活和休息。近年来,汕头公交事业发展得到了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公交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汕头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基础上,城市片区规划、路网改造、旧城区改造、道路通行设置时,注重公共交通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设置,在道路条件许可的路段建设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相应的标志、标识和标线,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统一配套公共交通设施。统一全市公交线路编号,按照“统一站牌格式、统一站点命名、统一管养模式”原则,规范城区公交站点设置和站牌建设,这也回应了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者团体提出的汕头市非中心城区公交系统与主城区(金平区、龙湖区)没有一体化、站牌站厅不统一的问题。
■现状
新能源新科技打造绿色智慧公共交通
随着“互联网+”新理念、新模式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公共交通的便捷、智能、合理出行尤为凸显。在智慧公交方面,汕头公交系统启动汕头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汕头市公交车均已安装车载智能调度设备,完成监管平台建设,2015年底启用了“汕头公交”手机APP查询软件。
通过在汕头市所有公交车内安装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建设企业智能管理调度系统、行业监管系统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运营管理、行业管理、服务监管和安全保障等水平,很好地解决市民“盲目候车”的状况。
同时,汕头公交系统积极引进新能源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此外,汕头公交系统还执行70周岁以上、60周岁—69周岁老年人分别享受免费及半价乘车的优惠政策,统一学生优惠乘坐公交车政策。
截至2105年底,汕头市共有115条公交营运线路,公交车1147辆,比“十一五”分别增长53.3%、40.7%。在汕头市中心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均开通了公交线路,按公交都市标准,公交出行分担率约20%,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市民出行转乘一次可到达城区内目的地。
■展望
汕头公交系统的“十三五”规划
公共交通发展既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认识和历史积累的过程。汕头市交通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汕头市公交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还相对滞后、不均衡,道路的不断拥堵致使生产效率持续下降,同时司机严重缺乏,导致企业经营一直处于艰难境地,因此公交服务难以到位、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鉴于此,汕头市交通局为汕头公交系统做了一个“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汕头将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结合加快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开拓创新,协同推进,逐步提升公交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运输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提升的民生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汕头公交系统的“十三五”规划,将围绕以下四点进行:
一是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务,强化公共交通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牵引,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积极协调统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逐步推动用地和路权优先;研究探索推行“成本规制”和“TC(交通共同体)”模式,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建制村客运通达率达100%;加大司机招聘力度,探索司机培训机制,建设驾驶员培训学校,培养大客车司机,提升公交服务软实力;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延伸公交服务,全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覆盖面。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站场建设,逐步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站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成基础设施配套、衔接顺畅的公共交通站场体系;通过逐步完善公共交通站场体系建设,以提高公交车进场率、提升公共汽车出勤率、改善调度和司乘人员工作环境、促进公交线路科学布局。
三是继续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切实方便市民智能便捷出行。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动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全面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化、行业管理规范化、运行监管自动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指挥调度合理化、出行信息服务一体化。
四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公共交通发展,切实强化公共交通节能减排。贯彻落实国家、省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电动公交车、LNG公交车和CNG(以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出租车)出租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投入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占投入车辆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
■回顾
2014年:27名学生志愿者提交公交调研报告
汕头市长快速回复:适时反馈!
2014年暑假期间,当时有一个名为“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团体,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汕头市公交系统进行调研。这个志愿者团体几乎全部由汕头籍在校学生组成,共有27人,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汕头。为了对汕头公交进行调研,他们几乎坐遍了汕头市内可以乘坐的公交车,跑遍汕头公交车能够到达的所有地方。同时,身处外地的志愿者则对其当地的公交系统进行同步调研。然后经过比对之后,他们写出了一份近万字的调研报告。
之后,他们根据调研报告内容,在微博写了《致汕头市市长郑人豪的一封公开信》,对汕头市公交系统内存在的公共交通网络布点、运营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2014年7月16日,郑人豪市长看到了这份调研报告后批示要求召集交通、公交等单位“研究并借鉴提出改善措施”,并表示“安排时间共同研究推动,适时向来信人和公众反馈”。
2014年7月18日,南方日报A11版作了相关报道。
■数说
2015年,汕头市公交事业累计投资超过2亿元,新购置公交车218辆,其中LNG(以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公共汽车)公交车26辆,纯电动公交车170辆
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占车辆总数超过20%
节能和新能源出租车占车辆总数超过80%
汕头市公交IC卡总发行量已超过47万张
其中,累计办理老年人和残疾人公交优惠、优待IC卡近13万张,超过公交卡发行总量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