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常听见身边上班的朋友抱怨,“上班的时候,总有老人跟着挤公交车,我们小伙子挤上车都费劲,更别说他们了。”
近几天,“老人该避让公交高峰吗?”又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有7万网友参加投票,近90%支持老人应该避让公交高峰出行。
网友“colaandice”写到:“早高峰人太多,对老人也不安全。”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老人上下车需要更多时间,无形中浪费了上班族的时间。
剩余的10%网友则表示,老人有出行的自由,而且老人是弱势群体,年轻人应该给予高峰出行的老年人更多尊重和关爱。
记者以为,老人是否应该避让公交高峰出行只是“表”,而“里”却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部分社会“稀缺资源”的分配,需要进行适当调节。例如高峰时段的公交车。老人参与分配,容易导致年轻上班族产生“弱弱”的对抗心理。
朋友困惑地对我说:“公交公司就不能多开几趟车吗?”我没有回答,公交公司作为企业自然会考虑到成本等诸多问题。但我想出行应是关系到每个人的民生事业,当民生受到老龄化的威胁时,政府能否选择投入更多资源呢?
很多地方将“包容”作为自己的城市精神,可是包容两个字不应仅仅写在纸面上或摆在花坛中,而应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老年人能不能在不着急的时候错开公交高峰,年轻人能不能在公交高峰遇到老年人时谦让一些,这才是包容、厚德。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因老人的参与而带来不便的时候,你我可能都曾抱怨过。但仔细想来,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有朝一日,当两鬓斑白的我们在公交车上遭遇白眼和嘲讽的时候,又会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