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最前线
为救助白血病患儿小碧心,广州公益人、媒体人曾在2012年跨界发起“全城义剪”行动,彼时众多感动场景仍在眼前。时隔三年,一名广州的哥的女儿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待救援,几乎是“义剪”行动的原班策划团队再次集结,促成2015年4月29日发轫于广州的第二场全民公益活动——“全城义载”。两次史无前例的大型公益活动,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与不同?“义载”之后,这个公益“智囊团”还有何动作?
此次公益行动的策划团队日前受邀走入首期“众筹+”志愿大学堂,与广州志愿者分享台前幕后故事的同时,共同探讨“众筹+大病救治的行业互助模式”,期待个体大病救助从一次次公益行动蜕变为可借鉴、复制和创新的长效保障机制和有效经验蓝本。
97万元!2000名草根劝募人的力量
2015年4月29日,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城义载”公益行动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当日,2000名出租车司机和400辆公交车系上黄丝带加入义载,合力帮助的哥陈师傅罹患再障的3岁女儿小美静众筹医疗费。发车仪式当天,2000名的哥筹款超过40万元,迅速完成预设的50万元个案筹款目标。截至5月12日,多个捐款渠道众筹总额累计超过97万元。
与3年前“全城义剪”不同的是,此次“义载”在基金会公募资质和媒体公益传播双重支持下,动员了出租车行业互助力量,的哥的姐自发报名成为2000名草根劝募人,2000辆出租车和400辆公交车成为移动传播媒介。回想当年,小碧心虽不幸化为天使,但致力于重症儿童救助的“碧心基金”因之而生,开创了从单次的救济行动走向有组织的公益慈善行为。而这样的经验,也成为“义载”活动处理溢出善款的借鉴。
行业互助!推动设立重症救助专项基金
新快报记者在讲堂现场获知,救助小美静之后,“全城义载”善款又资助了另一位的哥黄先生同样患有重病的孩子。“我们希望通过众筹设立的哥的姐大病互助基金,让这个群体在遭遇困难时,能感受到来自行业和社会的温暖。”“义载”活动发起人之一,广东汽车音乐电台公共事务部副主任路路通表示,如何从个案到群体,“全城义载”已有自己的公益理想,即通过众筹+推动出租车行业互助基金的设立,通过行业互助探索大病救助的联动机制。
责任中国志愿大学堂项目执行方表示,期待通过这场活动的分享和交流,“全城义载”发起团队借鉴或结合目前公益界“益人义助基金”、“社工互助基金”、“媒体人义助基金”等倡导行业互助的专项基金模式,推动设立专注的哥的姐重症救助的“全城义载”专项基金,让更多的人关注的哥的姐群体。
●益人义助联合劝募基金(简称“益人义助基金”):于2013年12月启动,是由多家机构参与发起,并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批准设立的联合劝募基金,旨在通过本基金为遭遇重大困难的全职公益人及公共利益行动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公益伙伴照顾身心,并在困难时期能够得到其他公益伙伴的陪伴,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媒体人义助基金:由广东媒体人携手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于2014年4月正式启动筹建,救助对象是在新闻媒体工作,因患有重病或遭遇意外重大伤害,而急需救助的媒体工作者及其直系亲属。希望社会各界藉此能进一步关注并审思遭遇不幸意外的媒体人的生存现状,对奔跑在一线的媒体人有更多的理解、善待与支持。
●社工互助基金:2015年1月由广州市慈善会与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共同发起成立。该基金来源于热心关注社工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的自愿捐款,将为广州市区域内提供服务的社工重大疾病、工作中发生的意外等提供帮扶,重大疾病最高每年每人2万元。因工意外最高每人每年5000元。(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