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胡剑平博士讲了一个笑话,博得了大家20分钟的认真听讲和精彩的掌声。因为我没有笑话讲,所以我大概只讲10分钟,也不作什么指示,今天是一个座谈会,所以刚才让大家畅所欲言。首先还是讲句客气话,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 确实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作了精心的准备,上午的发言我没有机会听到,但是我听陈会长说了,也看了大家的发言材料。湛江介绍了整个湛江公交的发展,我觉得湛江公交的发展最成功的一条经验是我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市委书记刘小华同志亲自推动整个交通环境的整治,为我们公交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到市长王中丙,算是公交市长,对公交是不遗余力去推动,我听了很感动;广州二汽公司也介绍了他们的创新思路,围绕公交和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在与轨道交通的竞和中,自己得到了发展壮大;南海区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公共交通的改革之后,现在又有新的举措,又破解公交站场建设难题,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经验;深圳,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是向港铁的学习的基础上,在发展地铁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天也与大家分享了“轨道+物业”的模式。虽然我没有来听,但是听了介绍以后,我觉得很振奋和受启发。总而言之,我感觉今天,包括我们后面胡博士、靳教授的发言,以及几位同志的自由发言等等,我觉得虽然我们没有很多全国最顶尖的专家,但是我们也有全国顶尖的专家,我们胡博士、靳教授都是我们全国公交行业的顶尖专家。还有张国光理事长和企业也对我们的会议非常的重视。我觉得这是一次经验交流,思维碰撞,头脑风暴,有很多新的信息、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举措和新的成效,我想对于下一步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见。
下面,我讲三个观点和意见。
一、广东的城市公交正处于一个全面提升,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
首先我回答一下朱处长刚才提到的第一个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广东的城市公交正处于一个全面提升,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我想基于下面四个方面的判断。
一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13年底,全省公交车辆达5.9万标台,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9.1万公里,公交站亭8.4万个,全省公交日均客运量3500万人次,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35%、251%、180%和42%。广州、深圳、佛山共开行14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438公里,全省建成公交专用道1028公里,分别是2009年的2.6倍和3.7倍。全省有6个城市提前实现了万人公交车拥有量16标台的发展目标。智能公交快速发展,岭南通公交IC卡已覆盖全省19个地市,并与香港、澳门实现互联互通,广州、深圳等地推出了“行讯通”、“交通在手”等手机公交查询服务。各地涌现出一批好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二、公交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大幅度提高。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公交的公益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国务院、省政府前所未有地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交通部、省政府也前所未有地召开了全国和全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
三、社会的公交需求日益提升。大城市的拥堵,特别是我们大城市的拥堵和整个珠三角的拥堵问题都十分突出,而且正在向粤东西北蔓延,城镇化建设的提速,特别是春华同志主政广东以后,对于以交通为先导,加速粤东西北的提升迈出了实际性的步伐,同时我们粤东西北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大幅度提速,在省政府的层面大概是通过了九个或十个新的开发区或经济区的城市组团发展规划,粤东西北的增速从去年以来持续超过了珠三角,也就是说,接下来粤东西北城镇化的提速,也对公交提出了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就是政府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公车改革的深化,也对公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还有就是我们人均GDP的提高,去年广东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万美元,从总量来讲,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对于多元化、个性化公交出行的要求普遍提升。再有一个是我们面临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对于公交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四、支撑公交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今天我们很多专家都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从基础条件上,包括我们管理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TOD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且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新型的公交模式,如BRT、新型有轨电车等在不同的地方得到了起步的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更加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进入了上升发展的阶段。明天省政府就要召开全省新能源汽车应用的专题会议,这也是有史以来省政府第一次召开这种会议。还有物联网的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的升级换代给我们提升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广东城市公交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完全地讲,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公交覆盖面不够广,公交吸引力还不够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个性化公交需求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和解决。二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三是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大城市,中型城市、粤东西北与珠三角还有相当的差距。四是公交发展面临的资金、土地、路权等核心问题尚未很好解决。五是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行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近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
一月份我们召开了全省的公交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全省城市公交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我理解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让百姓有体面地出行,让司机有尊严地驾驶”,这就是我们公交要实现的目标。我觉得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工作:一是要坚持改革创新的驱动。改革既包括政府的改革,也包括企业的改革;创新方面我想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包括今天很多专家学者,包括我们行业人士谈到的都涉及到。事实我们公交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又面临着新技术、新体制的挑战,传统行业与新技术、新体制如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需要是的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二是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性作用这两者的相结合。第一是要发挥市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是要发挥政府的重要性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刚才大家都讲到我们企业到底要怎么发展,事实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我认为我们公有制企业是要发展,但是发展公交并不一定就是公有制,我们可以搞多种混合所有制,这个也是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三是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必须把公交优先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位。四是坚持公交运营的公益性原则。我觉得今天靳教授讲得非常好,这里我就不再展开讲了。我想这是四个坚持,围绕四个坚持,首先我们要当好城镇化发展的先行官。城市公交要当好城镇化发展的先行官,要引领城镇化发展,这也正好是这么一个历史机遇所决定的。第二要当好节能减排的排头兵。我记得是前两天的信息,北京市论证的结果是汽车已经是PM2.5第一大“贡献者”。第三要当好和谐社会的文明窗口。我想这是我们公交行业的使命。
近期,省厅主要从七个方面来推动全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
一是着力编制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及珠江口湾区都市圈、汕潮揭同城化公交发展规划。
二是启动广东省城市公交条例和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三是推动开展公交都市的建设,目前广州、深圳已经进入了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开展省级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公交客运的多样化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比如定制公交,目前我们广东在这方面还是比较空白,比如定制出租车也还没有进入法律允许的框架,这些方面我们都要研究和推动。
四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绩效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
五是研究制定全省公交一卡通管理办法,推动全省公交卡的互联互通。
六是积极推动全省新能源公交车的应用。
七是落实省公交联席会议秘书处的工作职责。省政府层面成立了公交联席会议制度。我们一是要督促各地市政府落实省政府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要推动国土、人力资源等部门出台支持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上是我们省厅接下来要做的七个方面。至于全省公交行业管理的工作,我想全省公交工作会议已经作了部署。我们在座的各个市局的同志和企业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去组织落实。
三、对省公交协会的工作建议
我觉得协会这几年的发展,从胡会长到陈会长,特别是到了陈会长时代,正好遇到了公交大发展的契机时代。我觉得这几年的工作非常有成效。对近期的工作提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要继续加大力度为行业的发展鼓与呼。我想目标就是要更多的市长成为公交市长,刚才我讲我们湛江的黄中丙市长可以说是公交市长。我想通过我们的鼓与呼让更多的市长成为公交市长。第一是要组织开展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及公共交通企业服务评价研究工作。我想不单只是公交评价,还有改革创新。刚才我讲要改革创新,那么在改革创新的方面,我们行业主管部门也好,企业也好,要不继的总结成功的案例。在这些方面协会大有可为。第二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城市和公交企业服务排行,推动大家互相竞争,百舸争流。第三是要及时反映行业的诉求,我觉得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公交站场的问题,一个是公交驾驶员的问题,包括驾驶员的培训和待遇的问题。第四是行业的文明,和谐公交的正能量宣传。
二是组织开展多层次公共交通票价体系研究。
三是组织开展全省公交新能源车辆应用研究。
四是建立起全省公交行业研究交流培训的平台。我想今天的座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交流平台,得到了生产经营企业、学术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是要拓宽国际视野,带领行业走出去,引进来。就像刚才胡博士说到的,我们要拓宽国际视野带领我们的行业走出去,引进来。因为我们公交长期都是为本地服务,只看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但事实从发展的需求上讲,我们首先要开拓视野,学习人家的。第二个我觉得我们广东有些城市和企业还是有能力进行技术、资本和管理的输出的。特别是我们国家提出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习总给广东的一条任务就是广东要率先走出去,大胆地走出去。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像东盟这些国家的商机无限,就像我们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广东,就是当年的这个情况,我们回想当年,我们是敞开大门欢迎欧美、新加坡、香港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回过头来我觉得我们到了今天,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我们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我们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出去外国考察要带着一个产业链出去。
六是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这两年我觉得协会也增加了很多新生力量。我觉得协会的自身建设是协会长远发展的基础,也需要不继地加强和完善。
再一次感谢协会的邀请,也借这个机会感谢全省公交行业的企业和方方面面为广东交通事业,乃至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我代表广东省运输交通厅谢谢大家。(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