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种出租车召车软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上班族中间颇为流行。只要打开手机输入地点,就很快会有出租车司机和用车者联系,免去了长时间的等车之苦。然而,就是这种颇受欢迎的软件,最近却被深圳市交运主管部门“紧急叫停”。日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客运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加强手机召车软件监管的通知》,要求已经安装手机召车软件的驾驶员必须卸载,不得继续使用。
召车软件:司机欢迎、乘客喜欢
近一年来,在北京的很多出租车上,都可以看到在显眼的位置上贴着“摇摇招车,专车马上到”的标识。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在车上装了一个卡座和一部手机,手机上安装了手机召车软件,只要有乘客预约服务时,软件会自动弹出一个框,显示预约时间和地点,如果在倒计时时间内抢到单,就可直接按照服务约定时间和地点去接客。“今年以来,手机召车软件在司机和乘客中都很流行。这个软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车辆的空驶率,很多司机都装了。”刘师傅说,现在手机召车软件有很多种,有的司机甚至在车上装了两个手机,然后安装不同的软件,这样就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乘客信息。
在北京某工业园区工作的袁小姐是“滴滴打车”的忠实用户。因为经常加班,加上公司所在地比较偏僻,袁小姐经常为深夜下班打不到车而发愁。“以前一般都是打出租车公司的预约电话,但是经常约不到车。有时候是电话打不通,有时候是师傅不愿意来。但用这个软件之后,我等车从来没超过10分钟。”袁小姐告诉记者,这个软件中有加价功能,乘客可以根据路程的长短或用车紧急情况加价,价格从5元到20元不等,但她一般都不使用。“即使我不加价也有很多师傅愿意来。而且有的时候看到司机如约在楼下等,很多客人要叫车他都拒绝了,我还挺感动的。”
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中国11家主流安卓应用商店及苹果应用商店中,召车类应用下载量超过百万,其中“滴滴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等客户端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次,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紧急叫停,召车软件为何遭遇“被下岗”?
当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遭遇打车难,应运而生的召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租车和乘客信息不对称、供求失衡的问题,为双方提供了便利。对司机来说,软件能提供就近的客源,减少空驶油费,节约成本;对乘客来说,少了街头苦等,打车更加方便。那么,软件为何突然在深圳被叫停?
对此,深圳交委表示,手机召车软件在出租汽车行业提供应用服务,符合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向,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但由于这些软件功能设置和技术运用不够成熟,给行业监管带来了问题。
“如驾驶员注册准入缺乏认证、提供加价议价功能、操作方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投诉争议处理困难等,影响了出租车行业运价体系和营运秩序。”深圳交委表示。
深圳交委认为,手机召车软件可以随意议价,这违背了《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同时,司机在行车中,要接听、应答手机存在安全隐患,出租车司机在注册软件时,无法区别司机是营运司机还是黑车非法营运的司机,这些都脱离了主管部门的监管。因此,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对手机召车软件在出租车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监管和规范,以维护乘客和驾驶员的合法利益。
然而,对于政府的“禁令”,不少召车软件的用户并不买账。当记者问及刘师傅如何看待深圳叫停召车软件时,他表示:“在政府还没有推出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时,就强令司机删除手机召车软件,是不是太‘霸道’了点?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个提高效率的方法,希望北京不要叫停。”
袁小姐也对深圳的做法表示不解。“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政府在规范方面会有一些滞后,也会因为不成熟造成一些影响,但主管部门可以向司机和市民进行风险提示,把选择权还给市民和司机,而不是简单的叫停。”袁小姐说。
委员观点:叫车加价行为应禁止,预约出租车制度需完善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子华一直都很关注城市“打车难”问题。对于深圳市交委的做法,刘子华委员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认为:政府应该在“叫停”的同时有所作为。
刘子华委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出租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禁止经营者和驾驶员以任何方式向乘客超收租费,因此叫车软件中的加价行为确实会影响市场的营运秩序。“就好像叫车成了一种拍卖行为,出价高的人就可以叫到车,出价少的就叫不到。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规,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乘客权益的保护。”
但是不是存在问题、一禁了之,就可以忽视市民需求呢?对此,刘子华委员认为:当出现问题时,政府可以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但同时,也不要忘了还要担负起提供服务的职能。“既然现在这么多人都在用这个软件,就说明预约用车是一种发展趋势。”刘子华委员表示:通过电话、网络、手机软件等方式预约出租车,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浪费出租车的时间与燃油,优化行驶方案,在保障出租车司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尤其对于出发位置远离主干道路,或者比较偏远地方的乘客,预约出租车可以大大缓解出行困难。因此,对这种预约叫车服务应给予大力支持。但预约加价行为应该禁止。
同时,刘子华建议,政府应完善预约出租车制度。比如,可考虑预约出租车与现有招手停车方式承揽业务的出租车分开运营,这样,接受预约的出租车就不用像现有的出租车一样上路“扫活”;同样的,“扫活”的出租车不再接受电话预约,避免二者产生竞争关系,从而达到服务于不同的乘客群体、缓解打车难的目的。预约出租车可以按照里程打表运营,也可以在预约时将上车地点、目的地、等候时间等一并预约,由出租车公司计算后统一报价。并可以考虑通过网络银行收取部分预约押金的方式,遏制叫车不用的不诚信行为。
刘子华委员向记者介绍,这种预约出租车的模式在英国等国家都已实行,他体验后感到比较方便,值得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推广。
●最新消息5月23日,北京市举行了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对手机打车软件的看法。对此,他表示:6月1日起,北京市政府将启动96106统一叫车电话。为了充分挖掘资源,出租车调度中心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允许一些手机打车软件进入电召平台。但政府会制定统一的规则标准,而且一定要求其不能给顾客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