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报

乌鲁木齐公交集团的调度员实时留意车辆运行状态变化,合理调配运力。

石家庄公交站点的电子站牌,为候车乘客提供公交精准的到站信息。

乘客通过站点的二维码可查询多项公交服务信息。
作为提升公交效能和服务的利器,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日渐成为城市公交的标配之一。在“公交都市”的引领下,北京、石家庄、济南、乌鲁木齐、成都等城市都加大了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应用力度,在车辆调度、企业管理、乘客服务等领域进展神速,用科技手段为提升公共交通的效率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调度
看得见的公交调度
智能公交调度员通过GPS实时监控,及时了解车辆速度、路线、车距等具体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运力,实现调度全程可视化。
2013年3月15日的早高峰,让当时北京地铁1号线上的乘客稍感郁闷。地铁1号线列车于8时在木樨地站发生故障,部分车站采取了客流控制措施。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客流聚集,北京公交的责任变得异常重大。
“接到地铁停驶的消息后,我们马上启动1路公交车应急预案,调度员利用智能调度系统一方面与现场协管人员联系,发动备班车组;一方面重点监控地铁换乘通道、枢纽发车站台的客流变化、在途车辆的回场情况,紧急囤备运力。”北京公交集团四惠交通枢纽智能调度中心主任万逸飞说,一般来讲,从地铁停驶到乘客改乘公交出行需要一定时间,北京公交就巧用时间差,根据实时客流量灵活调整发车间隔。在8时10分地铁已经停驶但客流还没有转移到公交车的时间里,公交车的客流量不大,智能调度人员通过调度系统统一把3分钟发车间隔更改至5分钟,尽量囤备车辆。8时20分时,地铁虽恢复运行,监控系统却反映出转移客流开始涌向公交站台,调度员立刻加密发车间隔,及时疏散乘客。8时50分,公交站台客流压力逐步缓解,调度员结合站台客流、回场在途车辆等综合信息,逐步恢复正常运营计划。据统计,北京公交1路车在40分钟内及时有效疏散滞留乘客2000多名,应急车辆每车次达到150人左右的满员客流量。
用万逸飞的话说,如果没有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及时响应、有序疏散突发大客流的难度很大。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让调度员通过GPS实时监控,把每一辆公交车的运行图都尽收眼底,第一时间了解车辆运行速度、行驶轨迹、车距车隔、压站越站等情况,合理调配公交车辆,真正实现看得见的调度。
无独有偶,在乌鲁木齐公交信息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赵昌看来,看得见的调度其实就是乌鲁木齐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中的可视化调度。“乌鲁木齐的冬季长达半年,天冷路滑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使公交线路从中间被隔断,市民经常等不到车。可视化调度,让我们实时获取拥堵信息,及时在易拥堵路段之外的节点放置‘待备车辆’,一旦拥堵调度员就对这些车辆下达就近发车指令,保障市民出行方便。”赵昌说,如果没有这套智能公交系统,调度员无法了解车辆在途情况,就只能从线路始发站点调车,对道路资源和运力都是一种浪费。
管理
用精细数据做决策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后台可以对公交运营数据进行统一分析,为公交乃至城市交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
公交管理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是成都公交营运处副处长尹欣对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应用最大的感触。
“成都公交会根据工作日和周末不同客流量来制定发车班次和频率,每一条线路有不同的发车频率,可以说智能化管理已经细化到公交车辆的每一个班次和时间段,公交工作整体向精细化迈进。”尹欣说,成都公交从2010年开始,对公交车辆高峰期和平峰期的发车频率进行了明确管理,使高峰时段车辆投放率从65%提高至90%,车辆有效利用率提高了25%。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不仅能对公交车辆运营情况精细管理,重要的是可以对公交运营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分析,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科学决策辅助。”据石家庄公交运营安全处副处长崔英才介绍,石家庄目前已有211条公交线路、3800辆公交车实现智能公交管理系统集中调度。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可以通过采用统一的基础信息、综合准确的单车单人运营数据、营业收入数据,分析出公交企业相关各项运营经济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所获得的运营数据,能够帮助公交企业准确科学地确定公交行业运营收入、运营成本、运营准点率、高峰出车情况等指标,对公交企业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科学决策分析提供支持。
对此赵昌认为,随着多数城市开始重视公交发展,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应该是公交补贴或成本规制的基础依据,让政府部门通过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对公交的服务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从而决定公交补贴及成本规制的多少。
便民
i码乘车够时尚
利用科技手段让乘客随时了解公交车辆在途及到站信息,既能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又为公众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公交服务。
公交智能化作为发展城市交通的重要子系统,能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助力百姓便利出行。
“以前在公交站牌才能获知公交换乘信息,现在只要在公交车厢拍摄一张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获得将要换乘的公交线路、途径街道等换乘信息,很方便。”石家庄市民小孙对公交这项“时尚”服务很是满意。据了解,石家庄公交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推行i码(i码是一种以二维码为基准,进行信息传递的综合服务)公交公共服务平台,在公交站牌、公交车内设置二维码,乘客用手机拍摄二维码即可获得公交实时到站等多项公共服务信息。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全市公交站点和公交车。
其实,随着智能化的推进,各地公交公司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便民服务模式,比如说济南公交对24条线路实现了“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杭州、厦门等城市开通了公交出行手机客户端,帮助乘客随时了解最新的交通出行信息。
在对智能公交管理系统采访中,自动报站也是谈及率较高的功能之一。“乌鲁木齐冬季较长,车内暖气会让车窗结上很厚的冰,不便于乘客看清窗外的站牌信息。以前驾驶员身兼数职,经常会出现漏报、误报站牌的情况,导致一些老年人坐错站后与驾驶员产生争吵。”赵昌说,之前这些小事会影响驾驶员情绪,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自动站牌实施后,减少纠纷的同时,使乌鲁木齐公交满意率提高了7%。
信息化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给老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了解,乌鲁木齐公交燃气车通过合理调配车辆,减少无效行车里程,一个月下来平均每辆车节约近100立方的燃气量。无效行车里程的减少必然带动节能减排,据济南公交计算,总公司全年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量达14.0175吨,全年减少碳排放量7111.278吨,节约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
期待
统一标准共享公交数据
给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标准,是实现数据共享和扩展整合的基础,也为今后智能公交的规范发展铺平道路。
智能调度技术为公交行业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然而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在部分城市却遭遇了系统难以整体推广的难题。对此,万逸飞认为,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推广应该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层要意识到其重要性,认识到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对运营服务产生好处。在公交企业对智能公交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建立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还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定义,比如说,确定调度模式、智能调度中心规模、应满足的业务需求、相应的智能系统功能及配套设施、智能化设备及网络布设标准等。
的确,标准是指导企业进步的捷径,也是衡量一个行业是否规范的标志。
石家庄公交经过5年来对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探索,对智能公交标准化也有自己的看法。据崔英才介绍,随着公交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调度系统各种车载设备的信息交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调度系统车载设备还没有相关的国标,目前必须保证系统有开放的通讯协议,预留设备接口在设计上尽量采用国标接口,以保证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这些都是将来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扩展整合的必要条件,期待与智能公交相关的标准尽快出台。”
作为公交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调度也不再是独立的系统,它将会与其他信息化手段综合起来为城市交通服务。谈到智能公交下一步的发展,赵昌说:“今后我们打算把公交系统中的有限信息与交警部门资源共享,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信号优先,让公交车过路口时优先放行,最终方便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