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3-03-21 09:09:29.0 阅读:19838次
来源:广东岭南通   

  摘要:公共交通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粤港澳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同样面临着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的需求。目前粤港澳三地的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虽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跨区域政策、市场、管理、信息等协调和一体化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三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的实现仍然存在障碍。岭南通是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意见而成立的粤港澳一卡通系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密钥及统一清算六个原则与各城市公交卡公司进行合作,最终实现粤港澳三地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

  背景

  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大环境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粤港澳经济圈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香港、澳门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往来与文化合作日渐频繁,在粤港澳多地频繁往来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仅以香港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到内地居住的港人已超过10万多人,而粤港之间的过境客流量也已由2001年的32.3万人次/日增长到2009年度54.7万人次/日,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7.0%。另一方面,根据粤港澳未来的发展规划,利用城际轨道打造由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组成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将成为三地公共交通的重点内容,最终实现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的1小时互通经济圈,打造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因此,粤港澳三地居民的紧密往来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催生了对于公共交通设施、生活消费等方面更加便利与快捷的需求,实现三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已经成为迫切需求。

  1、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发展需求

  1.1宏观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和建设问题也被国家各个层面提上了议事日程。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实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整合基础资源,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不仅是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切入口,更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唯有建设区域快速交通系统,实现连线成网、互联互通,才可以达到缩短时空的效果,改变珠三角地区人们在居住、就职等方面的传统观念,给商务、旅游、购物等创造条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的多向交流,使区域内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发挥最佳效益,满足多方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准确有效的居民出行信息有助于为城市交通系统建设提供决策支持。但是,由于粤港澳三地公共交通政策不一致,导致数据无法有效提取及运用。而公共交通一卡通具有收集大量有效信息的功能,能帮助政府建立统一的政策平台,推进政策管理的信息化,为粤港澳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运营调度等方面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例如可以通过获得公共交通刷卡数据,推算城市内部及互联互通区域的公共交通出行数据,为公交网络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公共交通刷卡数据时间、换乘地点、搭乘方式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公共交通出行客流的时间、空间、方式规律性。对单一和群体的公共交通客流进行出行类别(通勤、购物、娱乐、上学等)分析、出行链分析,为公交网络规划和运营调度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研究一卡通数据的枢纽换乘协调调度优化问题,公共交通线路运力组织问题,能对公共交通实时调度提供客流数据方面的决策支持等。

  1.2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从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三地就由于地理原因,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建立起“前店后厂”的合作关系,珠三角地区承载起港澳地区特别是香港的产业转移角色,大批港商就在广东投资开设工厂、办酒店。近年来,粤港澳经济圈发展更加迅速,三地形成互帮互助,相互支持的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大潮下,当前粤港澳地区企业寻求着更加融合与合作的发展模式,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区域不断扩展。

  港澳正面临着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力和避免边缘化的问题,要维护和提升其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的中心地位,需要调整经济结构,使其服务业向珠三角延伸和拓展空间。由于他们的经济结构是服务型的经济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必须有经济腹地,而珠三角地区将能极大地扩展香港澳门服务业的腹地范围,使其发展空间得到空前的增长,并且为其提供持续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广东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地企业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和优化升级,迫切需要引进港澳的现代服务业。而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实现将会促进三地经济的更加融合,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并带来由于跨区域消费而增加的收益。

  1.3企业业务发展需求

  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发展的需求,更是企业扩展业务的需求。由于区域环境的分割,导致当地企业只能在地方开展业务,当需要进行业务拓展时则要求更多的跨区域联通与合作,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才能建立此平台。如何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寻求更广的业务范围与市场份额,成为了地方企业的迫切需求。而公共交通一体化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更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关键切入口。区域间的互联互通能够使得独立的城市与更多的区域形成联通,如同由原先的局域网连接成大区域的互联网,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区域中的企业也能因此站在更大的发展平台上开展业务,获得由于区域互通而激增的新业务与新增加的消费量。

  1.4城市居民消费需求

  一方面,粤港澳三地居民往来日益密切,在各个城市间的频繁往来必然会面临着衣食住行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各个城市使用的交通卡各异,出现了许多市民手持各种交通卡却还是无法在三地自由通行的现象,给需要往来各个城市间的市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更由于粤港澳三个地区使用货币及汇率不同,造成人们出行及生活消费面临时常需要兑换纸币及转换汇率的繁杂问题。另一方面,粤港澳经济圈中的许多城市都拥有当地的交通卡,并且各地的优惠政策也各不相同,导致人们在异地出行及消费时根本无法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并且会导致资源重复投入,无法达到最优配置。

  2、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发展现状

  虽然公共交通还没有实现粤港澳三地的互通,但是地方城市的公共交通一卡通在近10年已经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粤港澳地区的城市公交一卡通主要有:香港“八达通”、澳门“澳门通”、广州“羊城通”、深圳“深圳通”以及其他城市一卡通等。目前粤港澳三地的公交一卡通业务系统的一般工作模式基本一致,流程基本可以确定为:服务单位从IC卡中扣除用户的消费金额—记录在消费终端中—各个单位凭充值、消费记录与运营公司进行结算。这些地方公共交通卡为实现粤港澳一卡通鉴定了初步的基础及积累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3、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粤港澳三地的公交一卡通的现状来看,虽然功能一致,运营模式相同,已经初步具备了在三地实现一卡通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想要真正实现三地一卡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业务规则不同

  粤港澳三地的公共交通卡在押金退还及票卡额度上都存在着差异。例如押金退还,八达通的押金为50元,在3个月内退还押金的用户须缴纳7港元作为手续费(5年内退还的个人八达通则是10港元)。而羊城通的押金卡为30元人民币,无退还时间限制,且不须收取任何收续费。在票卡的额度方面各城市一卡通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每张八达通卡最多可储值1000港元,其最大负数储值金额是35港元,而每张羊城通卡最多可储值为500元或1000元人民币,并且无透支功能。

  由于各地公共交通卡的业务规则与当地政府补贴与优惠政策有关,因此要协调各地方的业务规则,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规范,由政府出面协调各地方对相关业务进行统一规范化。

  3.2芯片技术不同

  羊城通、深圳通和澳门通采用的芯片技术是typeA卡,而八达通采用的芯片技术是typeC卡,这就导致标准的一卡一芯IC卡无法直接在三地使用。因此,实现粤港澳全面互通需要大规模更换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卡片及整体置换数以万计的读卡器。

  由于三地交通卡片技术存在差异,因此要实现粤港澳“一卡双芯片三地通”,必须对IC卡的选型、数据接口、系统兼容性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统一的IC卡密钥管理标准,确定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

  3.3地方政策不同

  粤港澳三地的地方政策在交通补贴数额、补贴方式、对不同类别客户补贴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八达通卡享受的优惠政策就非常繁多及复杂,其种类包括小童八达通、成人八达通、长者八达通、个人八达通、纪念版八达通、特别用途八达通、收藏版八达通等等,每种类别的卡享受的优惠也不同。并且不同的八达通读卡器设计配合不同折扣优惠的操作。而羊城通卡享受的优惠相对简单,卡的种类按功能分主要包括普通卡、学生卡、老人卡,享受当地政府不同的优惠政策。

  针对粤港澳各地一卡通优惠政策、发卡政策不一致的状况,建议各地一卡通的公交补贴政策保持不变;由政府给予跨区域进行公交消费的智能卡进行适当的补贴优惠,出台统一发卡收费政策。

  3.4资金结算、汇率不同

  目前粤港澳三地的流通货币不同,其中大陆主要流通的是人民币,香港主要是港币,澳门主要是澳门币,三种不同货币的流通存在着汇率变动的问题。因此,羊城通、深圳通、八达通与澳门通等在异地充值、消费时也存在着汇率变动的问题,给资金的结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汇率不同问题主要存在于香港、澳门与广东省三个地区,因此建议由政府部门协助三地的一卡通对每天变动的汇率进行一定管理、业务及技术层面的协调,以解决汇率差异问题。

  3.5产业同质化程度高、资源分散、产业化水平较低

  粤港澳地区的地方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虽然种类较多、形式各样,但总体上基本功能、销售模式、卡片类别等方面都趋于雷同,并且由于资源分散,普遍竞争力不高。要提高一卡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各地的资源整合与合理利用,通过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项目带动其产业链中其他产业的发展,建立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产业联盟,打造粤港澳一卡通产业链。

  4、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实施方案

  4.1实施方案背景

  为了最终实现粤港澳三地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印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进出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珠三角实际情况,在2009年6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城市间公交互通互连,推进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公交IC卡并网,并扩展至城际轨道交通,力争五年内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的《全省公交一卡通工作实施方案》(粤交运〔2010〕1240号)而建立的全省统一、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的跨区域交通智能卡支付系统,为广大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付费服务。

  4.2岭南通的使命与建设原则

  岭南通致力于让粤港澳地区所有居民都能轻松出行、环保出行,享受一卡通所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促进三地之间资源相互融合,为城市之间的商务、旅游、购物创造条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多向交流。岭南通的建设原则为实现“六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密钥、统一清算。由岭南通公司及地方城市交通卡运营商合作完成,岭南通公司统一制定标准技术及统一密钥的岭南通卡,由各交通卡运营商委托岭南通公司按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制卡,并按照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支付卡片制作费,委托岭南通公司数据中心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形成各个城市间的统一管理。

  4.3经营理念

  岭南通公司一直秉持着“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具体来讲就是“保持存量、提升存量、发展增量、共享增量”。其中保持存量、提升存量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体现。首先,地方公司负责自主经营、拓展、管理本地业务;自主选择卡片供应商、自主商定采购价格、自主组建、拓展、管理本地的票卡销售渠道、自主制定销售政策,并获取本地售卡利益。其次,电子消费款由当地自主管理、自行与本地商户结算,以丰富的多行业的应用有效提升结算收益。第三,统一标准后,将以前一卡通的“局域网”发展成为一卡通的“互联网”,跨区域消费、多行业应用拓展有效提升本地卡片发行量,备付金收益同步增长。而发展增量、共享增量则可以从发展平台方面进行分析,在粤港澳互联互通之后,为区域内各个城市提供了资源融合的平台,创造了开拓新业务和刺激新消费的机会。

  5、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未来发展展望

  5.1建立粤港澳互联互通的一卡通系统

  通过建立在粤港澳能统一互认结算的,经济实惠的一卡通系统,全面应用于全省公交、地铁、出租车、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并最终扩展到便利店、超市、咪表及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领域,为市民提供最便利的公共出行服务。

  最终实现粤港澳三地23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包括城际铁路)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5.2建立统一政策平台

  岭南通将建立政府行业政策决策支持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清分平台,可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政府、交通等部门制定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另外,公共交通一卡通将解决现政策不统一的现状,有助于对全省公交行业补贴政策进行统一制定,实现全省统一老人、军人、残疾人等优惠政策。方便三地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并增进城市群间居民的交流。

  5.3建立产业联盟

  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全面实现将会深化三地企业的合作范围与合作领域,岭南通将在立足于交通应用的基础上,推动岭南通在其它行业应用的纵深发展,不断建设完善配套的充值、消费、仓储、支付网络,带动相应合作伙伴提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并创建新的就业机会。通过打造产业价值链,推动产业化发展,建立产业联盟。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