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亡羊补牢 成都地铁扎紧安检“篱笆”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3-03-18 08:50:45.0 阅读:5320次

来源:搜狐滚动

    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成都地铁1号线自2010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其载客累计数量已达到上亿人次,伴随着今后成都地铁的扩容,地铁安全问题显得日益严峻。

  近来状况频发而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成都地铁安检如今是怎样的一番面貌呢,记者历时数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事件回放 状况频发,安检被指是“摆设”

  今年2月19日下午,市民陈女士准备乘坐成都地铁1号线,在华西坝站接受安检时,将装有大量现金及贵重物品的挎包放入安检机内,然而让她始料未及的是,机器出口迟迟未出现自己的挎包,随后调出监控录像显示,就在陈女士将挎包放入安检机的传送履带并朝前走时,其身后的一名黑衣男子随即取走挎包迅速离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事发地的数名安检人员对此浑然不觉。

  陈女士的遭遇迅速被网络加以扩散,并引发广大网民的“吐槽”。ID号为“取名字好麻烦”的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称,他带着一把在乐山游玩期间购买的蝴蝶刀回成都,连续两次顺利通过地铁安检,这名网友还附上了图片,据目测长约25cm,刀尖角度小于60度,明显已属管制刀具。该网友直言,能通过安检不是靠运气,而是地铁安检“太不给力”。不少跟帖者则用“摆设”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地铁的安检系统。

  去年在地铁内出没的“刀片客”曾造成部分乘客衣物被划破,让市场民不解的是,刀片是怎样通过安检被带到车厢的。

  记者调查 安检力度加大,查获违禁品明显增多

  在接连经历几起安检事故后,成都地铁的安检工作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面对日渐升级的“信任危机”,被人诟病的安检服务到底有没有得到改善呢?记者历时3天对地铁一、二号线进行了追踪调查。

  3月12日上午,在人流量密集的天府广场地铁站,记者看到,地铁安检入口增设了数名安检员,并示意乘客有秩序地通过安检门,在桐梓林、世纪城等站点,除专门负责机器监控的安检人员外,安检门两边还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检查并维持秩序。而在二号线上通行压力相对较小的牛王庙、牛市口等站点,安检程序也严格了不少。

  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伴随着安检力度的加强,每天查出的违禁物品比上月同期有明显增加。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不同线路及站点的安检工作也存在较大差异。3月14日上午09:30左右,倪家桥站仅有一人值守安检口,此时正迎来一批新的乘客。华西坝站安检入口的3名工作人员则齐刷刷聚集在安检机旁耳语,身后正是来往穿梭的乘客,省体育馆站则出现了乘客提着大件物品避开安检的现象。

  乘客呼声 高峰期在大站点增设安检人员

  据统计,目前成都地铁日均客流量已达到50多万人次,安检漏洞的存在,增加了不少乘客的担忧。

  市民罗女士表示,地铁人流量大,自己又有把钱包放在手提包里的习惯,“万一过安检不小心被掉包了,我还要重新办身份证、银行卡,太麻烦了。”采访中,乘客们纷纷表示,自身生命及财产安全应该通过更加严格的安检加以保障,安检人员应各司其职,为广大乘客保驾护航。

  经常乘坐地铁一号线的张先生表示,成都地铁的发展时间较短,安检漏洞的存在也是情有可原,“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宽容,给成都地铁的发展以时间。”

  张先生建议,在早晚高峰期,可以在天府广场、火车北站等人流量较大的站点增设应急安检设备及人员,以提高安检效率,方便广大旅客乘车。

  专家视角 加大宣传,设置科学合理安检路线

  伴随着城市整体扩容,地铁既是一种交通出行的方式,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如何实现地铁的高效便利和安全保障相统一,并挽回公众渐已显露的“信任危机”?

  对此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家》杂志首席执行官慕云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地铁安检与机场相比相差甚远,并且对相关违禁物品的认定稍显模糊,缺少明显的公示,安检人员需要让乘客理解安检的必要性,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针对重要站点人流量大的问题,慕云五认为,设置科学合理的安检路线显得尤为重要,“乘客是流动的,可在高峰期启用预留路线,一方面方便乘客乘车,同时确保安检工作万无一失。”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