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自行车难进地铁引争议 非高峰期能否网开一面?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2-10-25 10:20:35.0 阅读:12058次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地铁公司表示,并未限制自行车进地铁,只要符合规定的相关标准即可。 符超军 摄

广州地铁公司表示,并未限制自行车进地铁,只要符合规定的相关标准即可。 符超军 摄

在地面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自行车+地铁”,如今已是不少市民的出行选择。然而,近日,一些自行车一族“抗议”:自行车进入地铁困难重重,即使符合标准的也可能遭拒。

“自行车拆下两个轮子也不能进地铁!该何处安放?”不少车主表达了困惑。

对此,广州地铁昨日表示,地铁并没有限制自行车进入,前提是其“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米,且总重量不超过30公斤”,这主要是考虑车厢空间及其他乘客感受等因素,“因携带自行车或大件行李等,平时乘客之间经常发生纠纷。”

有车主建议,可否借鉴台北等地做法,在非高峰期对自行车网开一面?另外,在大型自行车无法进入地铁的背景下,应加快地铁站周围自行车停车场建设,方便“自行车+地铁”换乘,解决接驳问题。

单车进地铁屡起“争端”

“为什么单车这么难进地铁?”就读于广州一大专院校的学生小郭感慨道,10月15日,他像往常一样从东莞回校上课,但这次行程并没有那么顺利,在金洲地铁站因携带17英寸的单车而被工作人员拦下。

“我们平时上地铁都是把单车的前轮拆下来的,但国庆后地铁的工作人员说单车上地铁要量尺寸,我的单车前轮拆了下来,尺寸没超过,工作人员还要求我连后轮都拆了。最后他们还是让我上地铁了,不过要求下次不许这样。”小郭说,为什么符合标准的单车还会遭遇地铁拒绝?“广州骑车条件本来就不好了,如果地铁对单车限制越来越严格,那么单车一族真是伤不起”。

单车能否进地铁,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家住海珠区的邱先生是单车发烧友,有次骑着20英寸的非折叠自行车外出游玩,先乘搭地铁到达目的地后再骑车游玩。当天他把前后两个轮子拆掉后,顺利进入地铁,但当他抬着自行车在地铁准备换乘时,被一名工作人员拦住,表示其自行车体积太大,会妨碍到其他乘客,不允许他继续乘搭地铁。就这样,邱先生和他的自行车在中途被请下地铁。而当时并非上下班人流量高峰期,地铁中并不缺摆放这自行车的位置。

记者在日常乘坐地铁的过程中,目睹到几起自行车主硬要将车带进地铁,而被工作人员劝阻,气氛有点剑拔弩张。近日走访时发现,大部分携带折叠单车的乘客可以无障碍乘车,但体积过大的普通单车、山地车就不那么容易进到地铁了,即使车主拆掉轮子,也会因为车架体积过大障碍重重。

地铁只限体积重量,不限单车

为什么限制单车进站?

“所谓自行车或者拆轮子的自行车不能进站,或者限制自行车进站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判断物品能否进站的标准只有体积和重量。”昨日广州地铁有关负责人说,乘客乘坐地铁携带的物品,除危险品外,其余能否进站的物品不以种类、形式划分,而是以体积和重量划分。

根据广州市交委颁布的《地铁乘坐守则》,进站物品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米,且总重量不超过30公斤,均可携带入站。因此,只要乘客任何物品(除危险品外)达到上述标准以内,均可入站。如果超过这个标准,或者采取措施对物品进行处理后仍然超过这个标准,一律不准入站。也就是说,只要乘客对物品进行处理,使其不超标,比如拆掉轮子符合标准,又降低危险发生概率,则允许进站。

“因单车、行李等超标物品进站,乘客之间发生很多摩擦甚至是纠纷,比如堵住了通道,刮伤了乘客,很多乘客打电话或者现场投诉。”地铁有关负责人说,往往乘客不是对规定不清楚,而是坚持认为自己有需要,自行车应该能进地铁,只要多加管理就可以,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昨日记者走访了大学城北、员村、客村、珠江新城、体育西路等站点,工作人员均提到了“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米”等准入标准。但具体操作还是由各站点工作人员执行,无法给出统一答复。因此有网友甚至调侃道“单车能否进站,要看工作人员心情”。

“地铁允许进站物品的标准是怎样定的,基于什么理由,是否合理?”“拜客广州”负责人陈嘉俊认为,应对进站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视。

偏远线路可否放宽单车准入标准?

对于单车进地铁,也有不少市民持反对意见。

广州经常乘坐地铁出行的许小姐就认为,广州人很多,地铁空间本来就不大,如果允许自行车大规模进入地铁,一方面会占用空间,而且污浊的链条,尖锐的牙盘,都会影响乘客安全;另一方面,地铁运营肯定会增加很多麻烦。“地铁主要就是运人的,最好还是有所限制。”

刚去台湾参观过的市民何先生表示,在台北,周末非高峰期自行车是允许进入地铁的,主要停放在车头或车尾。不过,台北人口远远少于广州,广州地铁车厢空间十分有限,缺乏足够的条件。

网友“easy-to-love(自行车爱好者)”则提出:且不说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自行车专用车厢。单是“非高峰时间+购买行李票”,就已经是相当普及了,“而我相信,如果再加上一条,必须停靠在车首/尾的话,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不影响他人了。”

部分网友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型交通工具,应该无条件支持。能否在非高峰期网开一面,比如限定在车头车尾停放,同时加收行李票?

地铁公司表示,相较国内其他城市,其实允许入站的物品标准已有较宽的尺度,交通主管部门在制定标准时,已经对乘客乘坐地铁时携带的物品有充分考虑,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乘客的需求。实际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都明文规定自行车禁入地铁。广州相对比较宽松。

“我们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需要携带自行车等超大物品进站的乘客毕竟是极少数,普通乘客正常出行仍然是绝大部分,以影响绝大部分人利益的方式来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并不符合公共交通的公共属性。”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现在标准不算低,请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考虑理解。按现行的规定,也不存在行李票的票种。在《乘坐守则》有效的情况下,仍按该标准执行。”

陈嘉俊认为,对通往广州偏远、需交通接驳的区域地铁线路,可尝试放宽单车准入地铁的标准,方便市民出行。

地铁附近单车停车场需完善

面对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近年来,“单车+地铁”的模式凸显优势,单车的使用,也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市民从家或办公室到交通站点“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无法折叠的大型单车难进地铁,不少车主期望它们有个合适的停车场。

陈嘉俊表示,当前世界上很推崇绿色出行模式,即“单车+地铁/公交+步行”,但怎样接驳是个问题,尤其在广州,大部分骑车人都非常辛苦,“到处都是汽车停车场,很少看到单车停放点”。

他指出,广州地铁沿线配建单车停车场,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地铁站外虽设有保管站,但安全堪忧,一部车价值两三千元,很担心被盗。“起码要设置专门区域、专人看管,晚上有摄像头,而且希望公共场所也要接纳单车。”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起,地铁公司启动了单车衔接设施项目工程,在已有和新建的80个站点出口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单车场。当时有关方案显示,地铁二三四五六及八号线出入口周边将进行配建,预计在2012年前建成25971个自行车泊位,包括保管车位和租赁车位。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如东晓南等不少地铁站外停车场还没有配备到位。在已有的地铁站外停车场,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金洲、大学城地铁站,都有公共单车租赁及临停服务站点,由广东旭日公共单车租赁有限公司运营。其中,金洲站约有40个车位,24小时运营,临停服务1.5元/12小时,30元/自然月。

“自行车停车场建设属于地铁口外附属设施,其建设受规划、用地等多个条件约束,主要由社会力量负责建设和运营。这几年来地铁站外配建了很多停车场,目前还在陆续推进,具体情况还不完全掌握。”地铁有关人士表示,停车场应该是“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策划:谭亦芳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胡良光

实习生 杜静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